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鸳湖烟雨

鸳湖烟雨

  • 字数: 2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吴藕汀
  • 出版日期: 2010-10-01
  • 商品条码: 978710107591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8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生长在南湖滩上,多谢南湖的水喝大了我。六岁那年看到了“烟雨楼”的重建。十一岁起到城里去读书,早晨冲着朝烟,晚上笼着暮雨,来往经过盐仓桥,烟雨楼每天在眼望里面,好像和它结了不解之缘。看那碧绿的树木,安排着绯红的围墙,淼淼清波,点点渔船,无疑是一幅天然图画。我的爱好“涂脂抹粉”,可能是受了它的深远影响。
等到我已冠未冠的时候,南湖里的“画舫连樯”已经不比从前热闹了,当然还不十分衰落。这时的网船,大部分很少起了捕鱼种菱的作用。那些白衫黑裤的船家女,创造了“摆渡摆哦”的声调来招引游客,作为她们的副业。因为我庶母管教甚严,故而没有机会领略那“偷上渔娃艇”的情味,不然的话我还可以深刻地领会她们的生活。
我自小不出远路,对于家乡观念,比起旁人来要严重得多。人家说“烟雨楼”四周可惜没有山。我说天下有山的地方多,无山的地方少。好在没有山,南湖可以代表着江南“鱼米之乡”的景色。没有山,天然地造成了看月亮优选的条件,比“月出于东山之上”自然要早得多哩。倘使说我是偏私的话,由他们去抢白好了。
几百年前大江南北已经有了“嘉兴人开口烟雨楼,天下笑之”的说话,可见“烟雨楼”的名望普天下多晓得了,有什么不好。不过有些嘉兴人经不起前人的取笑,难以为情起来。连这位不肯删掉《风怀二百韵》的朱竹坨先生也未能免俗,在《鸳鸯湖棹歌》一百零七首诗里竟然不提起“烟雨楼”一句,这样做,恐怕太矫揉造作了吧。岂不见张宗子也不禁说出了“然烟雨楼故自佳”的言语。当然,各人有各人的见地。
作者简介
吴藕汀(1913-2005年),浙江嘉兴人,号药窗,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编著有:《词名索引》、《近三百年嘉兴印画人名录》、《猫债》、《吴藕汀宋词画册》、《吴藕汀写意山水技法》。
尚著有:《戏文内外》、《十年鸿迹》、《药窗诗话》、《药窗词》、《画孽》等(未印行)。与小汀合编著有《烟雨楼诗画》、《嘉兴词徵》、《词调名辞典》。
目录
关于吴藕汀的《鸳湖烟雨》(代序)
烟雨楼史话
前言
宋元时期的烟雨楼
五代遗址
“烟雨楼”三字的初见
高氏园
杨苗之乱
明代泷湖中的烟雨楼
泷湖与鸳鸯湖
嘉靖创建
倭寇之乱
瀛洲胜境
士大夫酬应的胜地
勺园兴废
抗清之役
清康熙重建之烟雨楼
名存烟雨楼
议建未成
康熙重建
龚公祠及其他

乾隆南巡前后之烟雨楼
雍正重修
乾隆南巡
南巡前的整修及其他
乾嘉盛况
道光衰颓
太平军之役

太平天国后的烟雨楼
烟雨楼的花木
南湖八景
来许亭、鉴亭和宝梅亭
烟雨楼与和尚的关系
民国重建的烟雨楼
民国七年重建
中共“一大”会议与南湖
金九与南湖烟雨楼
南湖舟舫
嘉兴特产——南湖菱
清明荷诞七夕
有闲阶级的乐园
湖楼曲兴

抗战和胜利后的烟雨楼
南湖上空战云弥漫
华中铁道公司食堂
抗日胜利的三年

附录一
赠马券帖石
松化石和舞蛟石
太平天国碑及其他
东塔和真如塔
附录二烟雨楼大事记
后记

郭家与我
猫债
债馀
说猫

禾中见闻七记
减字木兰花禾行杂咏
附录自题禾行杂咏木兰花慢
乙卯返乡追记——棹歌案亲历记
游禾七日记
续游禾七日记
己未回乡三记
还乡十日记
金菊对芙蓉
生查子禾中所见
迎台乡里行
昆曲在嘉兴
略谈嘉兴的婚丧
摘要
    严光钓于桐江,披羊裘而傲龙衮,其钓以太虚为竿,以元气为纶,以明月为钩,以清风为饵,为不厕公卿,而名高万世,使人难进而易退,此节士之钓也。三子者,皆修其具,扬其用,而今闻昭赫矣。故学不本德义,惧其失己;仕不以德义,惧其失望。贤者通塞异时而同操,卷舒异用而同洁。希文布褐时,已身肩当世之重,仲舒策天人遇矣。终其齿,蹈矩履绳,不肯捐故学以阿世,故显之则膏流泽霈,谠议而讦谟。不合为冥鸿遐风,请以俟钓鳌诸君子。若夫会稽任公,以巨糟五十,投竿东海,索鱼而嚼之。会稽之入皆餍,若鱼之脍,则志在于得而已,君子不道也。’既以语生,遂质诸郡公,退而记。”
     烟雨楼的建造,何以坐南朝北。所以龚勉也说:“楼之后翼以轩,轩之前临流为台二层,而名之日钓鳌矶。”轩就是指栖凤轩。据此,当时的楼是面对城堞,和后来的转向不同。
     钓鳌矶筑成的下一年,即万历十一年(1583),秀水县举人朱国祚得中了状元。这给龚勉增添了极大的光彩,于是又在烟雨楼的小岛上,建造了一些亭台楼阁,取其名为“瀛洲胜境”。瀛洲意即仙山。《史记》载:“海中有三神山,名日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后竟至神道设教,使烟雨楼披上了宗教色彩,也与和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烟雨楼杂咏》序中说:“余守嘉之三年,既葺烟雨楼而新之,且筑钓鳌矶兆大魁矣。客有过余者日:‘兹楼以堪舆家言,峙郡巽阳,固秀所钟也。往者兴废不常,得毋有所未备欤。然则神道设教,其不可少哉。’余日‘唯唯。’于是因其门,改为层楼,奉观音大士,日大士阁。傍悬宏钟,令僧晨昏鸣之,声出水上,益清以远,闻之有深省焉。阁后左右翼以楼,左奉梓潼帝君日文昌祠,以诩我多士文运也。右奉汉寿亭侯日武安祠,先是倭乱,侯尝显灵,以奠此一方,今将永藉神庇也。阁之前,东西翼然临流。东日浮玉,西日凝碧,以湖光之荡漾而拟之也。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