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为什么是他们

为什么是他们

  • 字数: 27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10-01
  • 商品条码: 9787040309355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49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20多位当代中小学有名教师为写作对象,展示他们的从教生涯,追寻他们的成长历程和规律,总结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探求他们的成功带给人们的教育启示,以期全方位展示这些名师的教育智慧,引发中小学教师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和自身专业发展的思考,激发师范生努力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热情。本书可作为中小学教师和师范生进行专业教育的教材,也可供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使用。
作者简介
    杨卫东,l954年11月生,湖北省武汉市人。l977年考入武汉夫学历史系。入学期间,合著《三峡纵横谈》一书,并发表《论张之洞的劝学篇——一条循序渐进的改良路线》论文,得周谷城先生之赞誉。l981年晋研,专攻鸦片战争史专业,师从姚薇元、萧致治先生,其间与萧致治合著《鸦片战争前中西关系纪事》(1995年增订版名为《西风拂夕阳——鸦片战争前中西关系》)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参与编著《鸦片战争史》(上、下)获中央“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国书奖提名奖。另撰写和发表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新议》等10余篇文章。l985年初硕士研究生毕业,分配到武汉市工作,先后任市委研究室副处长、处长、武汉锅炉厂厂长助理、武汉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武汉市国资办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资委j三任、书记等职。20余年来,结合工作实际,重点研究经济领域问题,尤其在国有资产管理、国企改革理论与实践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发表众多经济类论文、调查报告,并主编了四卷本《国企新策》丛书。
目录
前言
一辈子学做人师
    ——记全国名师于漪
“童心母爱”一腔血,60多载勤耕耘
    ——记全国名师斯霞
赤子之心教语文,戴着镣铐跳好舞
    ——记全国名师钱梦龙
让农民的孩子受到优选的教育
    ——记全国名师杨瑞清
素质教育的改革先行者
    ——记全国名师魏书生
50年谱写儿童教育的诗篇
    ——记全国名师李吉林
用力地活着才有丰厚的回报
    ——记全国名师张思明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记全国名师于永正
不断超越自我
    ——记全国名师任勇
语文教学改革的开拓者
    ——记全国名师洪镇涛
追逐在教育科研路上
    ——记全国名师龚眷燕
让孩子在“玩”中享受学习
    ——记全国名师张化万
绿色语文  诗意人生
    ——记全国名师赵谦翔
让主题教学贯穿课堂
    ——记全国名师窦桂梅
爱·奉献·进取
    ——记全国名师杜毓贞
痴迷于教学天堂的魔法师
    ——记全国名师黄爱华
从普通教师到专家型教师
    ——记全国名师刘兆义
从乡村中学讲台走进大学教学殿堂
    ——记全国名师王后雄
没教过英语的英语教学改革急先锋
    ——记全国名师张思中
让三年后的你成为专家型教师
    ——记全国名师王能智
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
    ——记全国名师王树声
让哲学进入物理的世界
    ——记全国名师吴加澍
做一个教育的农夫
    ——记全国名师高慧明
后记
摘要
    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洪镇涛伏案笔耕,焚膏继晷,深入课堂,努力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下工夫,全身心地致力于语文教改,深植于“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观的厚土,但又不拘泥于已有的方法,以教育家的严谨和改革家的胆魄积年不止地探索着、追求着,锐意进取、毫不懈怠、努力创新,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即使退休之后,年过花甲的洪镇涛仍笔耕不辍,年愈老而业愈进,这也无不彰显出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可以说,他的生命是沉甸甸的,他的事业是成就斐然的。
     博采众长,既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也从别人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提炼和概括,是洪镇涛的一大长处。他的知行合一的精神和勤于实践的心态,弹奏着语文教改的进行曲。他深刻认识到,从实践土壤里生长出的理论之花,不仅美丽芬芳而且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就是语文教改能一路风雨也一路阳光地走到今天的制胜秘诀。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用高尚激越的感情,妙趣横生的语言,去吸引课堂的“主人”主动地学,使其学有所获、获有所乐、乐有所悟。作为掀起一次又一次的教改大潮的语文教育的开拓者,洪镇涛在其40余载的执教生涯中,形成了挥洒自如的教学风格。他的教学语言注重抒情性、启发性和灵活性。“文章不是无情物”,他上的许多公开课都宛如在拍电影,他用心投入,以情动人,强烈地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他独特的风格,不但使课堂氛围轻松又不失严肃,自在又不缺思考,而且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人文情怀。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