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南方传媒研究·第26辑:记者共同体

南方传媒研究·第26辑:记者共同体

  • 字数: 26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 作者: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研究所 著作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研究所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0-10-01
  • 商品条码: 97875491010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6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通过本册书可以了解到境外记者的“娘家”、记者维权、记者自我保护、记者人身安全防范等问题。还可以获知媒体掌握语话权的“另类突破”、公民的三俗权与媒体的恶俗病,还要探知软实力塑造传媒制度的新格局、新的赢利模式从哪里来?
目录
传媒动态
本期焦点
专题
报业经营
东瀛专稿
传媒观察
新闻漫画
记者讲述
专题
庭荣视界
采写编
主编视野
博士传媒眼
传媒茶座
微博话题
编后记
中间插页
摘要
    一、新闻职业共同体形成之研判
    条件
    首先要说一下,如果从严格的职业共同体的定义出发,不只是中国,就是在西方,也很难说有新闻职业共同体。
    西方主流观点认为,在西方社会职业共同体只有两种;法律职业共同体(法官、律师和检察官)和医生职业共同体,有的还加上教师。其主要认同的标准是,这两个群体受过难度很高的比较一致的职业训练,拥有一套独特的话语体系,有着独特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伦理观。而记者、其他普通知识分子,首先在职业训练的难度上既不算高,也不一致。
    在中国,就如前面所提到的,还有市场类媒体与非市场类媒体之分别,这两类记者在利益诉求和价值观、伦理观上,不但难寻一致性,有时甚至刚好是相背的。
    可为什么还说,在中国,在我们这个时代,新闻职业共同体的萌芽已经在生发呢?
    其实,在新闻记者中,至少有个小群体,是显得有些特别,那就是深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