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人类文明之谜 360度全景探秘
字数: 80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0-11-01
商品条码: 9787104024071
版次: 2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
¥12.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时间犹如沙漏,一点点地流逝。堪称奇迹的建筑,残垣断壁的废墟,细致精美的花纹,残缺难解的文字,渗透着古老神秘气息,见证了千百年来人类文明的传奇。
数百万年间,人类在这个淡蓝色的星球上繁衍生息,岁月累积的文明层叠在历史舞台上,经历了无数次的冲击与毁灭,踟蹰与彷徨,在过去与未知中走向更为绚烂的明天。
即便经历过巅峰与低谷的过程,重拾曾遗失的珍贵瞬间,文明的传承,一直是人类文明目前不懈地追求。那些深埋在历史断层中的奥秘,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在人类的面前,而那些如珍珠般散落的掩埋在传说中的奇迹,已成为文化界探讨的焦点。
顺着时光逆流而上,追溯文明发展的轨迹,走入文明深处,窥探其中不为人知的奥秘,让我们一起在这本《人类文明之谜》中,更深入了解人类创造的文明,我们也盛情地邀请所有读者,和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些文明的奥秘。
目录
中国部分
北京猿人化石之谜
华夏子孙为何共祭炎黄二帝
尧舜禅让之谜
奇异的远古岩画之谜
中国汉字起源之谜
九鼎之谜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之谜
地外文明是否光临过泰山
和氏璧的下落之谜
越王勾践剑之谜
中国古代的针灸之谜
西南铜鼓的神奇之谜
中国古代的“镇器”之谜
秦始皇陵之谜
秦兵马俑四大未解之谜
南越王国千古之谜
夜郎古国何处寻
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吗
岱顶无字碑之谜
赤壁遗迹有多少
楼兰古国消失之谜
蔡文姬是《胡笳十八拍》的作者吗
《洛神赋》之谜
古代鞋之谜
桃花源在哪里
乐山大佛之谜
黄鹤楼之谜
岳阳楼之谜
中国唐代的基督教石碑之谜
“杏花村”今在何处之谜
佛真骨为何会藏在法门寺
古格遗址之谜
算盘起源之谜
成吉思汗陵寝之谜
契丹族消失之谜
《清明上河图》之谜
大观园之谜
外国部分
伊甸园消失之谜
诺亚方舟之谜
情人节来源之谜
英国的巨石阵
法国的卡纳克石柱阵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之谜
“巴别”通天塔之谜
亚历山大灯塔之谜
亚历山大的陵墓之谜
罗马城起源之谜
十一颗石头脑袋之谜
马耳他岛三谜
神秘莫测的复活节岛
南极古地图为谁所绘
木乃伊的超强能量之谜
法老的诅咒之谜
古印度印章之谜
印加宝藏今何在
印加冰冻少女之谜
印度古籍的疑云
安蒂基西拉机器之谜
巴格达古电池之谜
玛雅“宇航器”之谜
紫式部是《源氏物语》的作者吗
《蒙娜丽莎》的主人公是谁
拉斐尔的画风与女人有关吗
大卫的油画《马拉之死》之谜
土耳其地下城市之谜
摘要
据古代记载,尧是“三皇五帝”中的第四个帝,姓伊祁,名放勋,号陶唐氏,简称唐尧。舜姓姚,名重华。史书上说,尧是自动把权位让给舜的,夸赞说这是“举贤”,是权力交接的典范,即“尧舜禅让”。其实,这本是远古时代的传说,并无文字记载,后来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形成文字。因此它的真实性,历来被许多人怀疑。
先说“举贤”的故事。
尧很善于治理天下,任命羲和掌管天地,派羲仲等掌管东、南、西、北四方。他还制订了历法,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共366天,使农牧、渔猎都按季节进行。尧在位70年,在他86岁那年,自觉年老力衰,想找个继承人。不久,人们就推荐了贤能有德的舜。据说,舜是个眼珠里有两个瞳仁的奇人。舜从小死了母亲,跟双目失明的父亲过日子。后来,他有了继母。继母有个儿子叫象。象好吃懒做,凶悍顽劣,极能搬弄是非。象和母亲密谋,想方设法要害死舜,好独得家产。但舜却以德报怨,一直善待他们,并不介意。尧知道后很满意,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以便对他进行了解和考验。舜靠自己的美德,在历山,使争夺土地的农民懂得了谦让;在雷泽,使争夺房屋的渔民化仇为友,和睦得如同一家人;在河滨,他还使陶工制的陶器更精致。这种种的政绩,使他英名远扬,每到一处,总有许多人紧随其后,逐渐形成了村落、乡镇、城市。尧给了舜很多东西,作为赏赐。
舜双目失明的父亲和象非常嫉妒,便想出更狠毒的手段害舜。一次,父亲让舜到粮仓顶上干活,然后他在下面撤掉梯子,放了一把火想烧死舜。幸亏娥皇、女英早已识破了这个阴谋,让舜上粮仓时带上两顶斗笠。当下面火起之时,舜两手各举一顶斗笠,如同翅膀,从房上飘落下来,安然无恙。又一次,父亲让舜去淘井,想趁机往井里填土,活埋舜。没想到,舜竟在井壁上凿了一个洞,从斜道爬出来了,死里逃生。事后,舜并没有怪罪他们。
尧听说舜这样心胸宽广,对他更加放心,于是,就把治国大权交给了他,自己则带一班人马到各地巡视去了。舜就这样干了二十年,事事办得井井有条,深得人心。这时,尧已经一百多岁了,视察天下归来,就把全部权力都交给了舜,自己在家养老。又过了八年,尧去世了,舜把天下治理得更好,这就是“尧舜禅让”的故事。
还有一个“插曲”:舜到晚年也像尧一样到处视察,不幸在苍梧地区病逝。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非常想念他,常常扶着门前的竹子落泪,点点滴滴的泪珠滴在竹子上,凝成了斑斑点点的花纹,也就是“湘妃竹”,也叫“斑竹”。
有人却认为这个传说是虚构的,根本不是“禅让”,而是“篡夺”,而且有理有据。
据《史记》记载,舜取得行政管理权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立即扶植亲信,排除异己。历史上称为“举十六相”、“去四凶”。所谓“举十六相”,就是将尧长期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的“八恺”、“八元”,舜同时启用了。所谓“去四凶”,就是把尧正在宠信的浑沌、穷奇、檮杌、饕餮,同时除掉了。这样,就架空了尧。然后,舜又把尧软禁起来,不准他同儿子、亲友见面,再逼他让位。最后,把尧的儿子放逐到了丹水。尧让位之后总算可以安享天年了,因为他毕竟是舜的岳父。
从舜的死,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历史记载: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葬于九嶷山。听到死讯以后,娥皇、女英跟到湖南、抱竹大哭,双双投水自尽。
想想看,几千年前的苍梧之地,人烟极稀,既非政治经济中心,又非边关防敌,舜干嘛去南巡?他当时已百岁高龄,到苍梧数千里之遥能走得动么?这么大年龄出远门,为何没有家人照应?既然不带家眷,为什么后来两个妃子又为他投水而死?据此,台湾的柏杨先生得出结论:要么,是武装押解,不得不往;要么,是追兵在后,盲目逃生。二者必居其一,是耶?非也?
另外,也有人认为,不是“禅让”,而是“拥戴”。
孟子、荀子等人就认为,天子职位优选,权势优选,不可能把天下给人。那么,他们是怎样得到天下的呢?《孟子·万章篇》记载:尧死之后,舜避尧之子丹牛于南河之南,天下的各路诸侯都来朝见舜,打官司的也来找舜,歌谣也是歌颂舜。于是舜就接受了大家的好意,登了帝位。也就是说,不管尧禅让不禅让,诸侯和民众一“拥戴”,天下就是舜的了。到了禹的时候,也照此办理。这种“拥戴”,与几千年后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毫无两样。
此外,还有一说,颇为有趣,叫“畏劳”,意思是说,尧舜禅让,没有那么严肃和神圣,只不过人们不想担当这份辛苦的职务罢了。《庄子》说,尧想把天下给许由,许由不受。又要给州支父子,州支父子也找借口不受。他们到底为什么不愿意就帝位?韩非说,尧在位的时候,屋顶的茅草不整齐,房子的椽梁不雕饰,吃的粗粮,咽的野菜,冬天裹着兽皮,夏天披葛布。即使一个守城门的人,也比他收入高。谁愿意自己辛劳一生,还把这份辛劳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也遭这份罪呢?
看来,围绕“禅让”之说,千奇百怪的传说甚多。
如果尧舜禅让确有其事,至少证明他们的高尚举动足以令后世帝王们汗颜了……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