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二次添加聚羧酸系减水剂应听从专家指导并经严格试验
根据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当掺加泵送剂的混凝土运送至浇筑现场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以至于不适于泵送施工时,可以采用二次添加泵送剂的方法,将一定量泵送剂掺入混凝土运输搅拌车中快速运转,至搅拌均匀,测定坍落度符合要求后进行泵送和浇筑。
原则上,掺加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混凝土,也可采取上述方法。但是由于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对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掺量相当敏感,一旦过量很易造成离析、泌水,甚至分层。实际施工时,关于聚羧酸系减水剂二次添加与否、二次添加的数量等,应遵照专家意见,并进行严格试验,充分验证其可行性后方可进行。
8.严格控制振捣半径和振捣时间
由于掺加聚羧酸系减水剂制备的混凝土坍落度一般较大,再加上拌和物黏度较低,所以混凝土拌和物浇筑后的振捣半径和振捣时间应通过实验确定,或应听从专家指导。振捣半径过小,或振捣时间过长,都很易造成混凝土含气量严重下降、骨料相与浆体相严重分层等结构缺陷。
9.加强初期养护,严防开裂
任何场合下,对于任何混凝土拌和物来说,浇筑后的初期和后期养护均十分重要。
聚羧酸系减水剂对混凝土干缩性能影响较小,或者说掺加聚羧酸系减水剂不过分增加混凝土的干缩,决不代表掺加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混凝土可以放松甚至取消养护。与掺加其他外加剂的混凝土一样,掺加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后的表面二次抹压、薄膜覆盖或喷雾等,对防止其塑性收缩裂缝非常有效。而连续的7d或14d的保湿养护则不仅是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的需要,也是防止其干燥收缩裂缝的保障。
为增强掺加聚羧酸系混凝土的抗开裂性,同时掺加一定量的纤维同样十分必要,且这种混凝土仍然需要良好的湿养护,才能确保结构物不开裂。
10.施工、管理单位应与混凝土制备者和外加剂供应者密切合作
工程中难免会碰到各种技术难题、面临技术争论甚至因工程事故引发的矛盾纠纷。相信参与工程的各方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和保证工程质量。聚羧酸系减水剂生产和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历史很短,积累的工程经验相当有限,容易出现应用方面的难题甚至会导致工程事故。此时,施工单位或管理单位会同混凝土制备者、聚羧酸系减水剂生产供应者以及水泥/掺合料生产供应者,从技术角度密切协作、深入分析,以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