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创新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创新

  • 字数: 15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朱雅玲 等
  • 出版日期: 201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3576473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7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综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许多相关研究,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起源与发展历程、特点和职能等,并介绍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模式与经验,通过对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调查与对比分析,总结了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典型模式和类型。本书的出版,希望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者、经营者有所帮助和启示。
作者简介
    朱雅玲,女,1964年7月生于湖南长沙,1986年7月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农经管理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湖南省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研究所从事农村经济与规划研究,现为副研究员,农村经济室主任。主持或参加完成的研究成果有长江中下游七省一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湖南省几种主要农产品成本构成研究、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研究等20多项。在重量及其他省级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目前从事的研究项目有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长江中下游地区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研究、湖南省烟草专业合作社创新研究等。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
    1.1.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1.1.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1.1.3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1.1.4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区别
  1.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
  1.3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类型
    1.3.1  “龙头”企业带动型
    1.3.2  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
    1.3.3  改造传统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
    1.3.4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1.3.5  股份合作经济组织
    1.3.6  股份制经济组织
  1.4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
    1.4.1  活动领域明确
    1.4.2  服务对象明确
    1.4.3  合作形式多样
    1.4.4  区域范围明确
    1.4.5  主体特征明显
  1.5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
  1.6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义
  1.7  地位和作用
第2章  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变迁
第3章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历史演变
第4章  湖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创新
第5章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典型案例分析
摘要
    写过《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与合作社》一文,文中他主张组织供销合作社,在流通领域架起一座无产阶级领导农民的桥梁,使千千万万小生产者紧紧跟随无产阶级与共产党前进。他精辟地说:“谁领导了市场,谁就领导了国民经济。”他认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一个最重要最有决定性又最难实现的要求,就是中国无产阶级与共产党如何去帮助、教育与组织中国大多数的农民及其他小生产者,使他们紧紧地跟随自己前进。他说:“中国还是一个小生产占极大优势的国家,还是一个农业国。在这样的国家中,千千万万的分散的独立小生产者是经过一种商业关系把他们联系起来,并使他们与大工业联系起来,构成国家和社会的经济整体。”根据这些分析,他提出:“在革命胜利后进行经济建设的最初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广大的范围内组织消费合作社是特别重要的。”他认为组织这种供销合作社,是团结小生产者最有力的工具,合作社搞好了,就巩固了对小生产的领导权;没有合作社,无产阶级就不能在经济上领导农民,不能实现无产阶级与农民的联合,这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中是一个带决定性的问题。
     但是也强调,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动摇私有制的步骤,条件不成熟,农民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不要急于搞农业生产合作社。他强调单用农业合作社、互助组的办法,是不可能使中国的农业直接走到社会主义的。他认为在农业生产上,不能发动农民搞生产合作社,现在只能搞互助组,至于较高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只可试办,而企图在互助组内逐步地动摇、削弱直至否定农民的私有财产来走向农业集体化,这是不可能的,是改良主义。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