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方动物解放论与中国佛教护生观比较研究

西方动物解放论与中国佛教护生观比较研究

  • 字数: 21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曹文斌
  • 出版日期: 2010-10-01
  • 商品条码: 978701009288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8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对西方动物解放论与中国佛教护生观比较研究,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中西动物保护伦理的思想根基和理论脉络、平等思想比较、素食主义比较、人道主义比较、生态伦理比较、西方动物解放论的矛盾与中国佛教护生观的困境等。
内容简介
    人,也是动物,摆脱不了生理本能,杀生食肉,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关系。这个世界上的任何物种,为了生存,自然形成弱肉强食的真理。这个世界,首先是满足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必要时应予以牺牲动物的些许利益,否则将会给人类造成伦理悲剧。但人又与动物不同,是有着道德反思并以之来修正其行为的高级动物,在多大的限度内能做到既不伤害动物不受痛苦和享受快乐的利益,又能不阻滞人类文明的前进步伐,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道德问题。
目录
题献
序言
引用CBETA电子佛典集成[2008]的注释体例说明
第一章  中西动物保护伦理的思想根基和理论脉络
  第一节  西方动物保护伦理的思想根基
    一、人类中心论
    二、机械哲学观
  第二节  中国动物保护伦理的理论脉络
    一、佛教伦理
    二、道家学说
    三、儒学思想
第二章  平等思想比较
  第一节  动物解放论的物种平等原则
    一、一切动物都是平等的
    二、平等是一种道德的考虑而不是一种事实的平等
  第二节  中国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
    一、四姓平等主张
    二、众生平等思想
  第三节  平等思想比较
    一、伦理关怀大体一致
    二、道德主体略微不同
    三、平等考虑大相径庭
第三章  素食主义比较
  第一节  动物解放论的素食主义
    一、素食的形成依据
    二、素食的生活实践
  第二节  中国佛教的素食主义
    一、素食的形成依据
    二、素食的生活实践
  第三节  素食主义比较
    一、素食的形成依据大同小异
    二、素食的生活实践各具特色
第四章  人道主义比较
  第一节  动物解放论的人道主义
    一、“动物利益”的人道主义理论
    二、“解放动物”的人道主义实践
  第二节  中国佛教的人道主义
    一、“众生佛性”的人道主义理论
    二、“普度众生”的人道主义实践
  第三节  人道主义比较
    一、“动物利益”与“众生佛性”的人道主义理论略有区别
    二、“解放动物”与“普度众生”的人道主义实践基本一致
第五章  生态伦理比较
  第一节  动物解放论的生态伦理
    一、生态伦理的哲学基础
    二、生态伦理的实践主张
  第二节  中国佛教的生态伦理
    一、生态伦理的哲学基础
    二、生态伦理的实践主张
  第三节  生态伦理比较
    一、生态伦理的哲学基础的立论依据基本相近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不谋而合
    三、可持续发展思想等量齐观
第六章  西方动物解放论的矛盾与中国佛教护生观的困境
  第一节  西方动物解放论的矛盾
    一、理论上的矛盾
    二、实践上的矛盾
  第二节  中国佛教护生观的困境
    一、中国佛教的世俗化背离了护生精神
    二、中国佛教放生理论造成了实践困境
第七章  动物保护的四大法宝理论
  第一节  动物保护的科技手段
    一、人造肉
    二、动物实验替代方法
    三、无痛苦屠宰
    四、人与动物对话
  第二节  动物保护的法律保障
    一、动物保护法的立法依据
    二、动物保护法的立法意义
  第三节  动物保护的情感基础
    一、同情的情感产生机制
    二、自然同情和道德同情
    三、道德同情的充分必要条件——善良值数
    四、文化和欲望对善良值数的影响
    五、心理和生理对善良值数的影响
  第四节  动物保护的信仰支柱
    一、佛教信仰使善良值数优选化
    二、佛教信仰消除文化欲望影响
    三、佛教信仰是动物保护的支柱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而属于所有的动物。'"①这或许是西方哲学历史记录早反对人类中心论的声音;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
     毕达哥拉斯是一个素食主义者,他的素食信仰建立在他对动物和人类灵魂的相互转换上,并认为人类没有权利造成动物非必要的痛苦,因为动物和我们一样都有灵魂和思想。即使毕氏在取得非凡的数学成就之后,他也忠实于自己的素食信仰。例如他在发明勾股定理之后,用面粉做的牛来献祭。古罗马时代也曾经有几位学者如奥维德、塞内加、普鲁塔克等,他们对人类为了取乐而在餐桌上或竞技场上使用有知觉的动物表示了不满和抗议,认为生命的知觉是有不同程度的,动物是有理性的,人类不应该伤害它们。这些抗议虽然也多少引起了善良、人们的道德共鸣,但在当时的古希腊不算是一种强大的声音,改变不了由古希腊的先哲们所奠定的人类中心论的基调。
     到了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人类中心论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被誉为近代哲学之父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人是一种比动物和植物更高级的存在物,动物和植物只有躯体没有灵魂,而人不仅具有躯体,还拥有不朽的灵魂或心灵。他的这种以人类
     为中心、歧视动物的思想可以说是深入骨髓,以致后来他抛出的机械哲学观甚至与人类中心论并驾齐驱,他的"动物是机器"的思想给动物带来了最为痛苦的后果。德国哲学家康德虽然反对虐待动物的行为,倡导人们对动物应予以仁慈,但他仍然站在人类中心论的立场上,在他看来动物仍然只有工具价值。他明确指出,人类就……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