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王力文选

王力文选

  • 字数: 3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力
  • 出版日期: 2010-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11781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3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部分,选入了《中国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积极发展中国的语言学》,表达了作者对中国语言学发展方向的思考。第二部分是汉语语法研究的学术论文,显示了作者立足于汉语的语言事实,从汉语语法研究的实际问题出发,借鉴西方语言学理论的研究特色。第三部分是汉语音韵研究,特别是汉语上古音研究的学术论文。第四部分是关于汉语词汇语义学的学术论文,表达了作者既充分尊重传统训诂学,又主张把训诂学发展为汉语词汇语义学的学术思想。
作者简介
    王力(1900~1986)广西博白人。我国有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和开拓者,汉语史学科的创立者。他具有深厚的国学研究根基,又经历了系统的西方普通语言学训练。立足汉语,融会古今中外是王力学术研究的一贯风格,为学界树立了一种典范。他的《中国音韵学》、《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中国语法纲要》、《古代汉语》、《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同源字典》等大量学术著作和教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语言学的宝库。
    本书第一部分,选入了《中国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积极发展中国的语言学》,表达了作者对中国语言学发展方向的思考。第二部分是汉语语法研究的学术论文,显示了作者立足于汉语的语言事实,从汉语语法研究的实际问题出发,借鉴西方语言学理论的研究特色。第三部分是汉语音韵研究,特别是汉语上古音研究的学术论文。第四部分是关于汉语词汇语义学的学术论文,表达了作者既充分尊重传统训诂学,又主张把训诂学发展为汉语词汇语义学的学术思想。
目录
那些日渐清晰的足迹(代序)
前言
中国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
积极发展中国的语言学
中国文法中的系词
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
语法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点
古汉语自动词和使动词的配对
上古韵母系统研究
上古汉语人声和阴声的分野及其收音
古韵脂微质物月五部的分野
先秦古韵拟测问题
理想的字典
新训诂学
同源字论
王力先生生平与学术活动年表
后记
摘要
    上古韵部的研究,到了王念孙、江有诰以后,似乎没有许多话可说了。上古的史料有限,我们从同样的史料去寻求韵部,其结论必不会大相违异。但是,有时因为离析《唐韵》的方法未能尽量运用,有时又因为一二字发生轇轕而没有把两部分开,以致后人仍有商量的余地。像章炳麟之别队于脂,实足以补王、江之所不及。所以我们虽承认王、江的造就已很可观,但仍不能像夏忻那样排斥顾、江、段、王、江以外的古韵学说为异说。
     近代古韵学家,大致可分为考古、审音两派。考古派有顾炎武、段玉裁、孔广森、王念孙、严可均、江有诰、章炳麟等,审音派有江永、戴震、刘逢禄、黄侃等。所谓考古派,并非接近不知道审音;尤其是江有诰与章炳麟,他们的审音能力并不弱。不过,他们着重在对上古史料作客观的归纳,音理仅仅是帮助他们作解释的。所谓审音派,也并非不知道考古;不过,他们以等韵为出发点,往往靠等韵的理论来证明古音。戴氏说:“仆谓审音本一类,而古人之文偶有相涉,有不相涉,不得舍其相涉者,而以不相涉者为断。审音非一类,而古人之文偶有相涉,始可以五方之音不同,断为合韵。”这可算是审音派的宣言。
     审音派的优选特色就是人声接近独立,换句话说,就是阴阳人三分。因此,审音派所分的古韵部数常比考古派为多。普通我们说江永分古韵为十三部,段玉裁分为十七部,其实江永还有入声八部,总数是二十一部①。戴氏分部,若不是入声独立,还比段氏少一部,但他加上了人声九部,才成为廿五部。黄侃的廿八部只是把章炳麟的廿三部再加入声五部。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