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食文化批判

中国食文化批判

  • 字数: 23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龄出版社
  • 作者: 李波
  • 出版日期: 2010-09-01
  • 商品条码: 97878017875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食文化批判:如何走出"民以食为天"的囚笼》是一本带有追问、自剖、忏悔、既颠覆又具建设性的亚学术著作。作者经由独特、幽微的美食文化,来梳理和解读中国的母文化和国民性,为中国人的文化认知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作者的追溯、论证及结论颇具警示意味:中国口腔文化对味觉的片面追逐,导致了中国人的饥民心理、饥民人格、现世感和身体化生存,并形成了和他人、环境、信仰以及自我的紧张关系。作者锥心泣血地呐喊,一个人要想获得灵魂的自由,首先必须摆脱和超越口腔的囚禁。同时,必须将“民以食为天”予以颠覆,回归到“食以民为天”,中国人才能走出“口腔化生存?的精神囚笼,凝视自己,仰望星空。 
目录
第一章 好了肠胃,忘了痛
(一)由亚当和夏娃的“国籍”说起
(二)天谴已经降临
(三)吃的就是心跳

第二章 “口腔民族"是如何形成的
(一)我食,故我在
(二)民以食为天

第三章 口腹之欲如何成为文化
(一)审美、文化源于味觉
(二)文人让“吃”看上去很美

第四章 超级美食大国的盛宴
(一)瓷器:中国的名字
(二)中国是个大餐桌
(三)满汉全席

第五章 中、西方口腔文化的主要差异

第六章 饥民和饥民社会
(一)饕餮的传人
(二)饥民:吃出来的国民人格

第七章 让我们吃喝,因为明天我们就会死去
(一)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饕餮
(二)生当封侯,死当食庙

第八章 “吃"是一种秘密武器
(一)饭桌上的政治启蒙
(二)既是矛,又是盾
(三)致命性武器
(四)非致命性武器
(五)酒是一副药,喝了跑不掉

第九章 “吃”等于立场和荣誉
(一)嘴巴:人格的大门,肠胃:道德的容器
(二)吃出来的软骨症
(三)两大口腔文化,一样的悲哀

第十章 中国已经被吃垮过N次
(一)火山口上的宴席
(二)鸦片战争:吃出来的战争
(三)西方人、日本人对鸦片的态度

第十一章 在魔鬼炮制的液体里迷失
(一)酒是“通神之物”还是“作案工具
(二)酒是“灵感源泉”还是“灵感毒液
(三)酒是“灵魂安慰剂”还是“灵魂蒙汗药”
(四)酒是“琼浆玉液”还是“魔鬼饮料
(五)“醉”是一种什么样的商品

第十二章 美食家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第十三章 别了,美食故乡
(一)喝,还是不喝,是个问题
(二)且慢,休闲

第十四章 “我们会-觉醒来变成甲壳虫吗?”
(一)中国遭遇食品恐怖主义
(二)谁在谋杀中国人?
(三)“懒猫和老鼠的游戏

第十五章 我们还有多少家底可吃
(一)黄色与绿色的战争
(二)脆弱的生态系统
(三)国有资产:唐僧肉

第十六章 谁来养活中国
(一)越饥饿,越繁殖
(二)一个外国学者的挑战
(三)中国人能够养活自己吗
(四)警钟已敲响: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第十七章 谁来捍卫动物的权利
(一)动物在中国的血泪史
(二)丑陋的广东食文化
(三)“动物权利”、“兽道主义”及“动物福利”
(四)对动物的残忍就是对人类的残忍

第十八章 素食主义救中国
(一)过度食肉者鄙
(二)中国本是食草民族
(三)素食者万岁

附l 谁让我们变成了病人?
附2 传统文化的口腔化批判(蒋劲松) 
摘要
    2003年8月,北京香山发生了“馋嘴民工偷吃天价葡萄案”,被媒体炒得纷纷扬扬。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媒体都在标题上使用了“馋嘴”二字,颇耐人寻味。案件其实很好简单。2003年8月7日凌晨,4名河南籍民工潜入一果园偷吃葡萄。由于葡萄味道鲜美,饱餐了一顿后,又用编织袋装了47斤葡萄带走,被巡逻民警逮个正着。经查实,这是北京农林科学院投资40万、历经10年培育的科研新品种。该项目仅有100余株研究对象,4位民工的馋嘴之举令其中的20余株试验链条中断,间接损失无法计量。因为被吃被盗葡萄被估价11000元,9月12日,海淀区检察院以涉嫌盗窃罪批捕其中三位。这意味着,如果这个估价被法院认可,这几位倒霉的“馋嘴民工”将面临着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当犯罪嫌疑人李高尚等人知道自己的馋嘴惹下了如此大祸时,后悔地流下了眼泪:“要知道那么贵重,说啥也不敢吃啊。”
    其实,饿了,馋了,到农家菜地、果园顺手牵羊摘个黄瓜、桃子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本人小时候就有此劣迹,曾经被老农民扭送到学校。然后被兴冲冲的教务主任煞有介事地批评一番,把赃物黄瓜、西红柿、雪梨等送进了他的厨房,也就不了了之了。“偷食”的确会在口腔快感之外加上心理快感,那种犯规越轨的奇妙快乐,没有“偷食”(偷腥)过的人是体会不到的。只是这些农民太倒霉而已,居然吃进了监狱,不过比起那些被吃死的,还不是很冤的。
    我想起1995年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期间的一则电视报道,揭露日本在中国许多地区留下化学毒弹,半个世纪后仍然危害中国人。其中东北某地一些工人在建筑施工中挖出一枚毒弹,并倒出一些透明液体,在大家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的情况下,一个工人勇敢地亲口尝了一尝,顷刻便死于非命,使人惊恐万状,感慨良多。
    2006年8月4日《楚天金报》报道,8月3日凌晨,武汉地区发生雷暴,过后,武昌车辆厂公园游乐场出现罕见的一地麻雀,有死有活,不计其数。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