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导论——以国际化与本土化为线索

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导论——以国际化与本土化为线索

  • 字数: 24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燕飞
  • 出版日期: 2010-09-01
  • 商品条码: 97873070813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9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国际化与本土化为主旨线索,对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进行了专题性研究,主要内容为:1、从三个维度多元层面重新廓定了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同时运用整体论范式,对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整体性反思,明晰了其整体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展望。2、在学科特质的基础理论方面,对犯罪学的定义及其规律性、犯罪学研究对象、犯罪概念、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四个主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与探讨。3、在犯罪解释的基础理论方面,不仅给这门事实学科、经验学科的理念给予具体界定,赋予具体内涵,还对国外犯罪学的理论从整体上进行了宏观把握,对我国犯罪学界努力的方向进行了独到的思考。4、在学科成长的基础理论方面,对我国当前犯罪学研究的应对性、刑法倾向性、移植性与模化性四种性格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我国犯罪学本土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犯罪学本土发展的努力方向。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界定之三维思考
  一、犯罪学基础理论界定之争议
  二、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界定的三个维度
  三、实证:概念涵盖的外延范围
 第二节 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整体性反思
  一、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整体状况
  二、、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展望
第二章 学科特质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犯罪学的定义及其规律性认识
  一、犯罪学的定义概览:
  二、犯罪学定义的规律性认识
 第二节 犯罪学研究对象研究的批判性梳理
  一、学界对犯罪学研究对象界定的视角及其特点
  二、对三种视角界定犯罪学研究对象的评析
  三、科学界定犯罪学研究对象之途
 第三节 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研究之比较
  一、国外犯罪学中对犯罪概念的界定或抉择
  二、国外犯罪学中对犯罪概念界定的视角
  三、我国学界对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的界定
  四、比较、评价与展望:我国犯罪学中犯罪概念研究深化之维
 ……
第三章 犯罪解释的基础理论
第四章 学科发展的基础理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1.对从研究范围界定的视角评析。很显然,相比较而言从这个角度界定犯罪学的对象最为明显的长处是如前所述比较明确、具体,而且重要的是在界定研究对象中比较清晰地表明犯罪学研究的具体内容或者说它的领域,这对于从整体上全面理解犯罪学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将研究范围、领域与研究对象等同或在同一含义上使用是不恰当的。所谓研究对象就是研究时作为目标的人或事物。①很显然,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对象应该是首先明确的内容,也就是只有在明确了研究对象后才好确定研究范围或领域,研究对象应该是研究范围或领域的上位概念。而从这个角度界定犯罪学研究对象的学者却混淆了这两者的关系和跨越了彼此先后的层次,其后果是导致作为一门学科的犯罪学研究对象似乎由众多个对象所组成,从而最终没有清晰地明确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第二是采用这种方式界定犯罪学的研究对象由于是分散地罗列其内容,因此我们很难比较明晰地理解其融通一体的内在关系和其可能展示的潜在的理论逻辑结构,尤其是由于众多学者对于研究范围或领域的标准以及“切割”的具体内容往往各不一致,更使得人们难以从中对于犯罪学获得较为稳定、一致的认识。第三是从这个角度界定犯罪学的研究,由于是使用犯罪学的一些基本范畴或概念,缺乏完整的整体性的语意概括和抽象,因此其对犯罪学研究对象的研究范围存在不周延和缺乏该学科发展所需的必要空间。在这个意义上,这种界定所表达的范式是一种静态的、结构化的视野下的探求和分析,这对于一门走向成熟、发展中的学科而言,显然是不明智和不理想之举。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