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东亚货币对抗

东亚货币对抗

  • 字数: 205.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美)威廉·格莱姆斯
  • 出版日期: 201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110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6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东亚货币对抗》内容简介:金融危机肆虐之时,在复苏优选经济和谋划重建优选和地区金融体系的过程中,中国发挥了核心作用。历目前,新兴大国的崛起通常导致破坏性的战争及其他对抗,在这种意义上,中国的崛起是当代的一个核心挑战。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日本的金融决策者决定制定基于地区的隔绝策略,认为在靠前交易中推广日元能够提高日本对美元政治的抵御力。就日本而言,地区主义是一场不确定的、高风险的博弈。在对中国(政治和军事上)和美国(经济上)采取避险策略的同时,日本有可能引发与中国的军事对抗并被美国弃之不顾。美元的批评者提出美国的经济权力,这是有据可凭的,正如过去四十年间欧洲和日本对这些问题的讨论那样,这越来越有可能演化为东亚地区金融合作。美元处于靠前货币的地位,美国金融市场规模庞大,美国政府债券市场是重要的靠前基准,以及美国在靠前货币基金组织和靠前清算银行等优选金融机构中具有强大影响力,这些都为美国运用权力和特权提供了绝好机会。
作者简介
    美国波士顿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席,靠前关系学院教授,先后获得耶鲁大学学士,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与靠前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硕士,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
    195—1996年,威廉·格莱姆斯作为不错研究员在哈佛大学研究日美关系。1999—2000年,作为赖肖尔客座助理教授任教于哈佛大学政府学院。
    格莱姆斯分别于1992年、1993年、1999年、2000年和2005年在日本财务省任客座研究员,于2001年在日本央行任访问学者。他多次获得各类奖项,包括两次富布赖特研究员和日本基金会中心为优选合作伙伴提供的资助,目前活跃于美国和日本的学术与政策研究界。
目录
中文版序言/1
致谢/1
引言  东亚金融地区主义的兴起/1
  金融地区主义的崛起/5
  中国崛起、战略几何与制度作用/6
  日本:制衡者/8
  本书框架/10
第一章  金融地区主义的战略政治经济学/13
  经济地区主义的理解方法/15
  货币、金融与权力/16
  现实主义传统/17
  权力与资本/20
  隔绝,自由化和美元政治/28
  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分析方法/32
第二章  东亚地区崛起:进步与挑战/41
  东亚地区概念形成/43
  东亚地区化与地区主义/48
  东亚地区主义的兴起/58
  东亚的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地区主义/65
  金融地区主义/69
第三章  危机施援/77
  《清迈倡议》的政治赌注/80
  从亚洲货币基金到《清迈倡议》:地区反应制度化/82
  《清迈倡议》细节/87
  借用信用:《清迈倡议》与IMF的关系/97
  《清迈倡议》与战略三角/104
  现状能否维持?决策委托面临的挑战/109
第四章  货币管理与货币对抗/125
  地区货币合作中的政治和经济赌注/127
  亚洲金融危机/130
  中国与美元/132
  对待美元:钉住或脱钩?/133
  日本、日元与地区隔绝事业/134
  全球经济失衡的持续性与东亚外汇储备增长/135
  地区货币合作:选择和前景/146
  战略三角与汇率政治经济学/153
第五章  债券市场倡议/169
  债券市场倡议中的政治赌注/172
  辨别权力与利益/174
  债券市场与金融脆弱性/177
  东亚债券市场:条件与顾虑/181
  培育债券市场:地区倡议/185
  地区债券市场的经济前景/193
  地区债券市场倡议的政治经济学/198
  挑战美元?/204
第六章  东亚货币与对抗/215
  地区金融挑战与合作/217
  权力转移、领导权与地区化/219
  中国的崛起与金融地区主义/224
略语表/233
数据与表格/236
摘要
    该框架应用于东亚地区债券市场倡议时,得到了多个有趣的见解与预测。首先,东盟+3是否愿意加入主要取决于靠前的政治经济问题,包括:谁是这些举措的赢家(或输家)?赢多少(输多少)?政府决策机构在何种程度上代表它们的利益?
     其次,那些大获全胜的国家应当为推动地区市场尽很大努力,并甘愿为此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如果地区事业的真正地区(或私人可得)收益受到,那公共物品便会供不应求,地区债券市场发展会步履维艰,各国则会为利益很大化而各自为政。因此,关键问题在于,此类收益的地区性(或可得性)程度以及能否结成一个提供必要支援的同盟。就东亚而言,问题变成了地区或优选金融机构能否获得收益,日本金融机构的所获利益能否促使日本(专享有能力独自提供公共物品的国家)提供初期流动资金从而推动地区事业蓬勃发展。
     很后,自由主义分析法对市场标准的设定做出了预期。如果市场参与者认定本币债券市场对其他选项不具备优势,那它们便不会参与。这些选项不只是本国市场的直接借出,因为在东亚的本国与外国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还能够参与其他地区的债券市场。这意味着,为合理地盘活当地债券市场(眼下的中国或许至少是例外),监管者需要参考乃至迎合监管、开放、公开和透明的优选标准。因此,地区事业应为参与者强调优选标准,至少视之为一项长远目标。
     现实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法承认,繁荣昌盛上的收益对各国具有吸引力,但它并不具有事先确定金融市场发展和贸易等领域中一国国家利益的标准手段。就对国家经济实力与脆弱性的影响而言,这些领域中的长远后果是无法预测的。当然,很终目标是创造财富(不只是保证财富,还包括对权力竞争对手的相对财富),并同时不提高潜在的权力和安全竞争对手的脆弱性。在现实主义看来,如果国家实行有利于本国特定利益的政策而不注重相对权力和脆弱性,那它们将面临至少失去部分自主行动权的后果。然而,这在事前无法得知。因此,我们只能尽力而为,在预测各国的地区合作偏好时考虑其明显的总体经济利益。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