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体育公共服务-内涵、目标及运行机制

体育公共服务-内涵、目标及运行机制

  • 字数: 2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体育出版社
  • 作者: 攀炳有 高军 著
  • 出版日期: 2010-08-01
  • 商品条码: 97875009378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2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樊炳有(1966一),教授,现任温州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软科学课题《浙江民营企业农民工体育活动研究》(2005年,项目编号:795SS05058)、《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目标及运行机制研究》(2007年,项目编号:1113SS07070),教育部“十五”规划子课题惜通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LA030206一LC07),浙江省社科联课题《浙江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2004年,项目编号:04897);作为主研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区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的研究》(2006年,项目编号:06BTY021)等;出版专著《社区体育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编著《体育与健康》(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等4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加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体育科学大会、第一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等并作专题发言。
目录
第一章  课题研究的依据与思路
  一、选题的依据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研究的基本框架与核心内容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主要观点及创薪
    (四)研究假设
  三、基本概念界定
    (一)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
    (二)公共产品
    (三)公共服务与私人服务
    (四)公共服务型政府
    (五)体育公共服务
第二章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一)公共服务的由来
    (二)体育公共服务提出的背景
    (三)传统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公共服务的内涵研究
    (二)公共服务的提供
    (三)公共服务的实践
    (四)公共服务的模式研究
    (五)公共服务运行
    (六)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七)体育公共服务研究
第三章  体育公共服务研究框架及内涵
  一、体育公共服务研究的框架
    (一)体育公共服务的理论分析框架
    (二)体育公共服务的系统结构框架
  二、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
    (一)体育公共服务的内容
    (二)体育公共服务的类型
    (三)体育公共服务的特性
    (四)体育公共服务的作用
第四章  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理念及目标
  一、体育公共服务理念的演变过程
    (一)体育为人民服务,彰显公共服务理念
    (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体现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公共服务理念
    (三)公共服务作为政府工作职能,体现服务而不是掌舵的理念
  二、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理念确立的依据
    (一)科学发展观理论
    (二)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目标追求
    (三)服务行政理念
    (四)价值理论
  三、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理念
    (一)体育公共服务的出发点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
第五章  体育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
附录  前期部分研究成果
摘要
    第三,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在治理的综合系统中,政府将会扮演三种角色:一是与法律规则和政治规则有关的角色;二是经济考虑和市场考虑有关的角色;三是与民主标准和社会标准有关的角色。
     第四,思考要具有战略性,行动要具有民主性。公民参与被视为民主政体中政策执行的一个恰当的和必要的组成部分。
     第五,承认责任并不简单。公务员应该关注的不仅仅是市场,还应该关注法令和宪法、社区价值观、政治规范、职业标准以及公民利益。
     第六,服务,而不是"掌舵"。在新公共服务中,领导是以价值为基础的,在整个组织中是与社区共享的,他们必须以一种尊重公民权和给民授权的方式共享权力并且带着激情、全神贯注地正直地实施领导。
     第七,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发挥社区与非政府组织中的作用。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启示:①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进行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构,建成良好公民社会自治下的服务型政府。西方"新公共服务"是在宪政理念和宪政制度框架下来指导实践的,有强大的公民社会制约着政府,基本上不会出现政府权力的大肆扩张侵犯公民权益的现象,在缺乏宪政背景的中国,不进行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重构,没有强大的公民社会作为支撑,在实践中很可能与建设服务型政府背道而驰。②中国服务型政府的职能是既要"掌舵"又要服务。西方"新公共服务"提倡政府是服务而不是"掌舵",而中国的服务型政府既要掌舵又要服务。因为中国是一个后发的现代化国家,其内涵既包括欧美早期现代化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包括了欧美后现代时期的一些任务,加上国家间的竞争和国内急于实现现代化的要求,这就迫使中国以政府为主导来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目前中国的公共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尤其要突显。所以中国服务政府既要开发政策(掌舵)又要提公共服务。③当前中国的服务型政府服务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公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政府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不足和不平衡,社会矛盾突显。这就急切需要政府提供基本的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
     (2)公共产品理论
     所谓公共产品,是相对于个人产品而言的。根据萨缪尔逊的定义,公共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