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宗教经济伦理研究

宗教经济伦理研究

  • 字数: 21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黄云明
  • 出版日期: 2010-09-01
  • 商品条码: 97870100915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1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宗教经济伦理研究》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宗教经济伦理问题的专著。首先梳理了宗教经济伦理的相关观念,阐释了宗教经济伦理研究奠基者马克斯·韦伯的宗教经济伦理理论。在此基础上,对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曾经产生重大影响的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儒教、中国道教以及日本宗教中与经济伦理相关的宗教伦理诸观念做了全方位的阐述,尤其是深入探讨了犹太教的专享神信仰、律法信仰、契约观念,现代天主教的社会理论、企业家理论,基督教新教的天职观念、勤俭观念,儒教的义利观念、诚信观念,道教的诚信贵和、柔弱自守等;并进一步反思了它们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简介
黄云明,1963年生,河北沧州人。198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现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教授、河北省伦理学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经济伦理特别是宗教经济伦理。独著《经济伦理问题研究》和《罗曼蒂克的歌者——卢梭》,合著《社会科学思想研究》等多部,在《道德与文明》、《现代日本经济》(日)、《东西思想》(韩)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主持多项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并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目录
第一章 宗教经济伦理总论
一、伦理道德的根本属性
二、宗教的本质规定性
三、经济伦理、宗教伦理和宗教经济伦理

第二章 马克斯·韦伯的宗教经济伦理理论
一、马克斯·韦伯宗教经济伦理理论的总体特点
二、马克斯·韦伯的宗教分类理论
三、马克斯·韦伯的宗教伦理分类理论
四、马克斯·韦伯的社会行动分类理论
五、对马克斯·韦伯的宗教经济伦理理论的总体认识

第三章 犹太教的经济伦理思想
一、马克斯·韦伯对犹太教经济伦理的认识
二、犹太人的历史和信仰
三、犹太教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四章 天主教的经济伦理思想
一、天主教的基本信仰
二、对天主教经济伦理的不同认识
三、传统天主教的经济伦理思想
四、现代天主教的经济伦理思想
五、对天主教经济伦理的总体反思

第五章 基督教新教的经济伦理思想
一、基督教新教及其主要宗教信仰
二、马克斯·韦伯对基督教新教经济伦理思想的认识
三、对基督教新教经济伦理的其他认识

第六章 儒家的经济伦理思想
一、马克斯·韦伯对儒教经济伦理的认识
二、儒家经济伦理的社会伦理基础
三、儒家经济伦理的哲学基础
四、儒家经济伦理的基本内容

第七章 中国道教的经济伦理思想
一、马克斯·韦伯对道教经济伦理的认识
二、道教经济伦理的哲学基础
三、道教经济伦理的主要内容

第八章 日本的宗教经济伦理思想
一、日本社会的宗教信仰
二、武士道对日本经济伦理的影响
三、铃木正三的宗教经济伦理思想
四、石田梅岩的宗教经济伦理思想
五、涩泽荣一的宗教经济伦理思想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三)武士道与日本人的诚信观念
     在日本,由于武士的社会地位崇高,因此要求武士比农民和市民有更高的诚信标准。中国人的“君子一言”,在日本则是“武士一言”。日本武士往往并不签订契约来保证诺言的实施,他们认为签字画押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甚至认为发誓也是对名誉的毁损。在武士道中,谎言并不作为罪行受到惩罚,但被看做是懦弱受到排斥,而懦弱则被日本武士视为对名誉优选的毁损。为了自己的名誉武士可能会杀人,也会自杀——切腹。武士将名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在日本流传着一个武士因为一个商人说他背上有跳蚤而将商人砍死的传说。武士道在牵涉名誉问题时,以切腹作为解决许多复杂问题的钥匙。切腹并不单是自杀的方法,它还是法律上和礼法上的制度。作为中世纪的发明,切腹被武士用以抵罪、悔过、免耻、赎友或者证明自己的忠实,在它没有被作为法律上的刑罚时,武士竟用庄严的仪式来执行。
     武士道的诚信精神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日本社会成为高信任度的社会,社会高信任度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本。日本公司也是从家族企业起家的,但是家族管理在日本经济的较早时期就被专业管理取代了。这种专业管理在财阀仍然归家族所有时已经实现,企业实际上由企业“总管”管理,“总管”往往与控股家族没有关系。早在18世纪时,大阪的传统商人中间就签订了协议不将企业传给自己的子女。日本企业的第一代创始人可能与企业总管一起管理企业,但是到了第二代则一般退到幕后,成为一个被动的股东,将企业的控制实权交给拿薪金的主管。到20世纪30年代,所有家族企业已经不再将高层管理位置留给家族成员了。日本的家族企业可以更早地实现专业管理,其中武士道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武士道提高了日本社会的信任度,日本人因此对家族以外社会成员能够比较容易地建立起信任感;另一方面,在日本历史上,武士保护农民的社会组织形式,对后来家族企业“总管”管理的模式有一定的启发性。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