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20世纪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社会生活卷 1900-1949)

20世纪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社会生活卷 1900-1949)

  • 字数: 495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朱汉国
  • 出版日期: 2010-08-01
  • 商品条码: 97870100764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58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社会生活卷所述的是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场景。20世纪是东西方文化在中国激烈碰撞时期,也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中国历史这一特征,反映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都呈现了“新”“旧”并存的局面。如民众所处的生活空间,一方面是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城镇在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是广大的农村依然保持着传统的面貌。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中洋并举,新旧杂存。“传统”与“现代”两种生活方式并存的现象,即是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的一道风景线。
作者简介
朱汉国,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兼任国家基础教育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北京新网军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上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著有《中国共产党建没史》、《中国政党制度史》、《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中国通史·民同卷》、《华北农村的社会问题(1928-1937)》、《当代北京市居民的消费生活方式》等。主编初中历史教科书(全6册)、高中历史教科书(全9册)。
目录
总序 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的中国
前言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众生活的社会环境与基础
第一章  2 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
  第一节 人口数量与人口结构
  第二节 人口的分布及流动
  第三节 入口问题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 劳动生活
  第一节 社会新分工与20世纪上半叶社会阶层的流动
  第二节 社会各阶层的劳动方式
  第三节 社会各阶层的劳动收入
第三章 民国百姓的饮食
  第一节 饮食的西风东渐
  第二节 各地民众的日常饮食
第四章 民国百姓的服饰
  第一节 西式服装的流行
……
摘要
    诚然,历史过程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不管现在能分析出多少原因,结局已经形成,这就是我国人口十分多,数量巨大,人口对环境的压力短时期不易解决。
     中国以农业立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因此它十分珍贵。有土地就等于有财富,占财富主要就是占土地。生命靠土地产出去维持,土地就是命。有土地就有命,无土地就无命。人多地少的矛盾形成后,大大提高了土地的身价。为了生活,人们拼命占有土地。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当人人都有一份土地的时候,社会就比较安定,人们就能安居乐业。反之,当土地被集中占有的时候,许多人没有土地,无以为生,于是就"暴民"四起,动荡不止,政权飘摇。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就是一个土地集中、集中被打破、再集中、再打破的循环过程。
     从清朝中期到民国,正处在新一轮土地集中形成过程中。清朝中期,土地集中已显端倪。著名学者洪亮吉(1746-1809)指出:"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可见,当时的土地兼并已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