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汉晋学术编年(上下卷)

汉晋学术编年(上下卷)

  • 字数: 4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汝霖
  • 出版日期: 2010-05-01
  • 商品条码: 978756177143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74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汉晋学术编年(套装上下卷)》内容简介:在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中重新收拾华夏传统经典,乃中国学术新气象的根底所在。我们志在承接清代学人的学术统绪,推进百年学人的积累——如今我们能否取得世纪性的学术成就,端赖于我们是否能够在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中重新拥有自己古传的历代经典。中国古代学术以研习经典为核心,历代硕儒“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的学术抱负和“皓首穷经”的敬业精神,在今天需要我们从自身的语境出发重新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
自序
凡例
方法
卷之一  汉高祖元年至景帝后元三年(西元前206至前141)共六十六年
卷之二  汉武帝建元元年至宣帝黄龙元年(西元前104至前49)共九十二年
卷之三  汉元帝初元元年至刘玄更始二年(西元前48至后24)共七十二年
卷之四  东汉光武建武元年至章帝章和二年(西元25至88)共六十四年
卷之五  东汉和帝永元元年至灵帝光和六年(西元89至183)共九十五年
卷之六  东汉灵帝中平元年至魏齐王正始十年(西元184至249)共六十六年
卷之七  魏齐王嘉平二年至晋愍帝建兴四年(西元250至316)共六十七年
附录一  分类索引
附录二  人名索引
摘要
    民国十八年夏,余着《周秦诸子考》始讫,又拟将自汉以后学术,通盘整理,编年记载,一如司马温公之《资治通鉴》。歙县吴检斋师深赞斯议,并锡名日《资学通鉴》。着笔未久,而应南开大学之聘,功课忙迫,鲜有暇时。且津门书籍缺乏,检阅为艰,进展匪易,事几暂停。十九年夏,言旋北平,任职女师院研究所,方得博览典籍,广收史料,抉择真伪,考定年代,改名为《中国学术编年》。因念前人所传史体,互有短长,历代史家,视为无可如何。纪传之体,一事辄分隔数卷;纪年之体,一事则散见数年;纪事之体,一人则分见数处。补救无方,翻阅斯难。今欲兼收众美,弥补诸阙,允宜增加体例。一日标明时代。文化演进,繁变无方,时代不同,色彩斯异。前代史家,昧于斯旨,故卷帙之分,恒依君主生卒、朝代兴亡、史料多寡为断。画分时代,既无深意,阐明演化,何由准则?汉之文、景,崇尚道术,而观辕固、黄生之争,儒家正名,反有逊于道家。武、宣之代,儒术斯倡,而酷吏之用,杂霸之说,明儒实法,昭昭甚着。怀、愍北狩,中原陆沉,牛继马后,开发东南,地域既殊,情势迥异。倘以两晋合为一谈,则失实殊甚。如此种种,不有特别标明,安能晓其背景?二日注明出处。前人着书,每逞其渊博,凡引用前人之语,多不注明出处,致使览者检查无从,考究匪易,谬误之点,莫由指摘,杜撰欺人之徒,因而生心。故今特标“出处”一格,将直引、转引之书,注明版本、卷页、篇章,使读者得之,欲参校原书,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欲考究史事,鲜有因袭致误之弊。三日附录考语。中国旧史,多重政治,集其事迹,考其年代,尚属易易。学术记载,向少专书,学者身世,多属渺茫,既须多方钩稽,又须慎其去取。故标出“考证”一格,将诸种证据,胪列于后,以备读者之参考。四日附录图表。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