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在少林寺听讲座(精编本)

在少林寺听讲座(精编本)

  • 字数: 28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07-01
  • 商品条码: 978731306694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1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禅宗中国·少林问禅·百日峰会”论坛讲稿集结而成
    涵盖哲学、文学、历史、宗教、艺术、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十大学科
    涉及传统文化、少林禅语、打通中西、人生信念、道德取向、终极关怀等多个主题
    云集汤一介、方立天、王尧、江晓原等众多知名学者
    多学科的交叉学术视野,呈现百场文化盛宴
内容简介
本书由于2009年在少林寺举办“禅宗中国  少林问禅  百日峰会”论坛讲座稿集结而成。论坛由释永信方丈主持,讲座内容涵盖哲学、文学、历史、宗教、艺术、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十个学科。讲座者皆为中国社科学界知名学者。他们从各自领域出发,用多学科的交叉学术视野,以讲座的形式,为大众呈现出百场文化盛宴。
总之,本套丛书文字诙谐平实,图文并茂,装祯设计精美大气。适合社会各界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释永信,俗名刘应成。1965年生,安徽颍上人。父母是虔诚的佛教徒。
1981年,17岁的刘应成远赴蒿山少林寺,礼行正大和尚为师,披剃出家,法名永信;旦暮依侍,亲灸师教,锤炼有年,慧行俱进。后参学江西云居山、安徽九华山、北京广济寺等处。
1984年回寺,仍侍奉长老左右,并任新成立的少林寺民主管理委员会成员,协助几近失明的行正方丈处理日常寺务。同年9月,赴江西普照寺受具足戒。
1987年,行正方丈圆寂,承师衣钵,接任少林寺管理委员会主任,全面主持寺院工作。
1993年3月,当选为河南省政协委员。
1993年10月,当选中国佛协理事。
1997年,再次当选为少林寺寺务委员会主任,住持少林寺。
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代表。
1998年7月,当选为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
1999年8月,荣膺少林寺方丈。
2002年9月,当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8年3月,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0年2月,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海外交流委员会主任。
目录
汤一介  论禅宗思想中的内在性与超越性题
王尧  藏传佛教的和谐与发展
张伯伟  唐代的诗学畅消书
王兴国  禅茶漫述:禅茶的生活、精神修养和禅境
江晓原  信仰与科学
冯天瑜  从元典的忧患意识到近代救亡思潮
方立天  佛教知慧与社会和谐
周振鹤  体国经野之道
黄德宽  历史悠久的汉字
张森  中国书法的审美特性及用笔法则
陈卫平  国学热与学校教育的缺失
杨曾文  少林雪庭福裕和元期的佛道之争
“少林学”牟言
后记
摘要
    佛教传入中国至隋唐分为若干宗派:天台、唯识、律、净土、华严、禅等等。至唐以后,其他宗派均先后衰落,而禅宗的影响越来越大,终至独秀,究其原因或有许多方面,但就禅宗更能体现中国哲学以"内在超越"为特征之说,似应为研究者注意。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宣扬教义的经典、一套固定的仪式、需要遵守的戒律和礼拜的对象等等,但自慧能以后的中国禅宗把上述一切都抛弃了,既不要念经,也不要持戒,没有什么仪式需要遵守,更不要去礼拜什么偶像,甚至连出家也没有必要了,成佛达到捏槃境界只靠自己一心的觉悟,即所谓"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众注"。这就是说,人成佛达到超越的境界接近在其内在本心的作用。
     一、中国禅宗不重经典、不立文字,一切自任本心
     中国禅宗有一个"释迦拈花,迦叶微笑"的故事,据《指月录》记载: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嘱摩呵迦叶。"
     禅宗自称其宗门为"教外别传",即依此类故事以说明他们和佛教其他宗派……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