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研究:基于中国系族企业的经验证据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研究:基于中国系族企业的经验证据

  • 字数: 7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 杨棉之
  • 出版日期: 2010-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36004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经济资源必须讲求其配置效率。资本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如何将其有效地进行配置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尤为重要。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同为社会资本配置的重要环节,自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以来,随着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兴起以及并购重组的日益频繁,内部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国外学术界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其研究逐步规范化,目前已成为理解企业内部资金配置很重要的理论。
随着企业集团在中国的迅速发展,集团总部与其独立经营的成员企业之间的内部资本配置活动也日益、引起各界关注。同时,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些民营实际控制人建立起一系列的系族企业,如“复星系”、“力向系”等,通过各种方式在集团与成员企业以及成员企业之间进行内部资本配置,从而构造了一个活跃的内部资本市场。本书分析了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形成的制度背景,以系族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和效率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股权性质、公司控制特征和内部资本市场运作方式等因素对内部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这有利于提升企业集团的整体价值,对于转型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杨棉之,男,安徽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博士,硕士生导师。全国会计(学术类)领军后备人才,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兼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安徽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在《会计研究》、《经济问题》和《当代财经》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外文献回顾
  一、内部资本配置功能
  二、缓解融资约束功能
  三、监督激励功能
 第二节 国内文献回顾
  一、内、外部资本市场的关系
  二、内部资本市场的边界与作用
  三、缓解融资约束
  四、资源配置效率
 第三节 代理问题、寻租与内部资本配置效率
  一、管理层代理问题
  二、所有权层面代理问题
  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配置
……
第三章 制度背景与内部资本市场成因分析
第四章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与效率性
第五章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 万向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案例分析
第七章 结论、启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在中国市场状态和靠前外已有的文献基础上,在控制权配置的框架内,以上市公司为切入点,实证检验中国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与效率性,深入剖析股权性质、公司控制特征、内部资本市场运作方式等因素对内部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并对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进行理论分析和经验性验证,据此对中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作出合理的解释。本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配置效率、提升企业集团整体价值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具体来说,本研究的意义如下:
    1.拓宽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视野,丰富有关公司控制权的研究范畴
    本研究在借鉴国外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的法律、政策和独特的资本市场环境,构建适合中国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测度模型。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中国企业集团股权性质、公司控制特征以及运作方式等因素对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影响,对影响内部资本配置效率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剖析,为中国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理论研究提供补充。这有利于规范中国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运作,完善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提升企业整体价值。同时,本研究还拓展和丰富了有关公司控制权的研究范畴,为控制权收益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证基础,为中国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和持续赢利能力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持。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