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区域城市发展的复合生态管理

区域城市发展的复合生态管理

  • 字数: 8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 作者: 王如松 等
  • 出版日期: 2010-04-01
  • 商品条码: 97875029469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10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城市问题的生态学症结在于对城市系统中物、事、人之间生态关系的耦合机理认识不清、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方法不宜。本书是中国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区域城市发展的复合生态管理》(70433001)以及“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7BAC28B04)部分研究成果的荟萃。全书力求通过实证分析、方法综合及系统模拟,在作者多年城市生态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高强度人类活动胁迫下城市发展的区域生态服务、生态资产和生态安全管理、城市土地扩展和景观格局的生态功能管理、城乡人口流动的动态管理、城市典型物质代谢的生命周期分析以及循环经济管理的系统方法,探讨从过程的量化走向关系的序化、从数学优化走向生态进化的自适应式城市生态管理技术,为区域城市化中的重大自然和人类生态问题提供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社会经济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和内外统筹的科学方法和决策依据。本书为从事城市和区域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研究、教学、规划、决策与管理的专业人员、领导干部和科研院校师生提供了一本有益的方法论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 区域城市复合生态管理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方法
第2章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共轭生态规划与管理
第3章 区域城市化的生态代谢与生态足迹管理
第4章 区域城市土地复合生态管理
第5章 区域城市水生态管理
第6章 区域人口复合生态管理
第7章 区域产业生态建设与生态产业园区管理
第8章 城乡生态文明管理
第9章 海峡两岸生态城市建设比较研究
第10章 区域城市生态安全管理与生态修复工程
第11章 区域城市生态健康管理
参考文献
摘要
    **章 区域城巿复合生态管理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方法
    城市是地球表层一种具有高强度社会、经济、自然集聚效应和大尺度人口、资源、环境影响的微缩生态景观。城:城池,指一类密集的人工景观格局和适宜的自然基础设施,是安全、权力、财富、吸引力、标志和文明的象征。市:集市,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物质、能量、信息、资金、人口的集散地,是人类交易、交流等经济、社会活动场所。
    1.1 城巿化的生态学基础
    1.1.1 城市化的生态挑战
    地球上的生命史不到40亿年,如果把它化约为1年,生命出现在1月1日,脊椎动物则出现在10月20日,哺乳类出现在12月7日,人类作为一个人种是在12月31日下午7点钟出现的,北京猿人是晚上10点54分出现的。现在,城市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50%,中国城市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42%。城市文明的诞生是12月31日晚上11点59分13秒,就是在这47秒之内,人类对地球造成了巨大的改变。城市化、工业化已危及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农业经济走向工业经济,从田园社会走向城市社会。但是,目前的工业经济、城市社会和人本文化都还有一定的弊病和不完善的地方。首先,未来的经济应该是生态循环型经济,国家也正在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其次,未来的社会应该是生态整合型社会。第三,未来的文化应该是生态和谐型文化。
    现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做快速发展规划。大多数城市在5年左右的时间里,其建成区面积和人口都要扩大1倍。现代化的基础是城市化、工业化,但是现在很多城市的居民都工作或生活在高楼里,下了宿舍楼就上车,到上班的地方又是高楼,城市成了钢铁、石油和混凝土组成的灰色森林。从生态学角度讲,城市如此盲目扩展与区域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是不融洽的。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