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杰克·戈德斯通
  • 出版日期: 2010-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8076432
  • 版次: 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社会经济史译丛
内容简介
在《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中,历史社会学家杰克·戈德斯通对为什么欧洲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工业化进行了解答。他指出,在工业化以前,中国比欧洲更富有,而印度和伊斯兰国家的科学也更发达,欧洲的工业化也并非源于其自身的任何优越性;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东西方各国都是十分相似的。
要解释为什么欧洲率先发展了工业技术,应当关注工程师和企业家这两个重要社会群体:工程师把科学研究成果应用到新机器和新工艺的研发中,从而带来了生产率和产量的爆炸性增长;而企业家则通过与工程师的合作和应用其研发的新机器,提高了生产、运输、计时和能源利用的水平。正是当工程师和企业家走到一起,并自由从事革新以后,新的产业和生产工艺才得以兴起并造就了现代经济增长。而这一合作的实现又有赖于几个条件的共同作用:政府支持而不是压制创新活动,宗教领袖允许对自然进行新的理解而不是严格固守传统的观念,手工艺者和商人相信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力量能够持续提高生产效率,科学家主要通过仪器实验的方法而不是依赖逻辑和日常观察来增进他们对于世界的理解。
只有18世纪的英国才少有地把这几个条件结合到了一起,从而形成了工程师和企业家的合作,实现了向工业社会的飞跃,进而引领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发展。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杰克·戈德斯通译者:关永强

杰克·戈德斯通,哈佛大学博士,现任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的JohnT&VirginiaE.Hazel,Jr.讲座教授和美国市场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他曾任教于西北大学和加州大学,并在剑桥大学和加州理工大学任访问学者。他的RevolutionandRebellionintheEarlyModernWorld一书获1993年度美国社会学会杰出学术著作奖;截至目前,戈德斯通教授在政治学、经济学和长时段的社会变迁等领域还著有另外八本专著和百余篇论文,他主编的《国家、政党与社会运动》(亦有中译本)曾获CHOICE杰出学术专著奖。他还曾在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和澳洲国立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任职,获得过麦克阿瑟基金和美国学术团体委员会的奖金资助,以及历史学会的ArnoldoMomigliano多笔,并为PhiBetaKappa学会2010~2011年度的访问学者。他关于历史学和社会变迁的著作已经被翻译成法文、意大利文、韩文、葡萄牙文、德文和中文等多国文字。
目录
引言地球:一个全球化的视角
第一章1500年前后的世界:财富集中在东方
第二章世界历史的变革模式
第三章主要宗教与社会变迁
第四章贸易与征服
第五章家庭生活与生活水平
第六章政府、法律、税收与革命
第七章改变变革的步伐:真的发生过一场工业革命吗?
第八章亚洲与欧洲的科学发展轨迹
结论西方的崛起:只是暂时性的吗?
索引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