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人居环境科学 第3卷第3期(总第9期)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人居环境科学 第3卷第3期(总第9期)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0-07-01
  • 商品条码: 97871000726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特约专稿
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趋势论
学术文章
走向一个科学发展的城市区域一天津滨海新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思路
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整体创造”——结合南京城市规划实践的思考
《和谐城市》与城市的解读
跨学科平台“北京2049”的研究框架和发展展望
国际快线
奥斯曼与巴黎大改造(I)
经典集萃
聚落结构模型的历史发展
内容简介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办、商务印书馆出版,旨在从规划的视角探讨城市与区域发展的规律,推进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科的发展。本刊植根中国问题,参照国际规范,推进学术研究,倡导人文复兴,致力成为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领域人文精神的守望者和思想盛宴的召集者。本刊主要刊登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科前沿性、开创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反映国际近期新研究动态,介绍国内外很好城市与区域规划学者的研究经历和科研成果,鼓励具有长期研究积累、多学科交叉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我们期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人居环境专家、地理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府决策者等,能够在这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汇中外之长”,成百家之言。
目录
主编导读
特约专稿
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趋势论
学术文章
走向一个科学发展的城市区域——天津滨海新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思路
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整体创造”——结合南京城市规划实践的思考
《和谐城市》与城市的解读
跨学科平台“北京2049”的研究框架和发展展望
国际快线
奥斯曼与巴黎大改造(I)
经典集萃
聚落结构模型的历史发展
研究生论坛
环境伦理与干旱区人居环境发展——以河西走廊为例
对沟通规划的批判认识和适应性分析

随笔
大形势下的中国建筑和城市规划——贺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成立25周年

书评
《人类生态学——遵循自然的引导》
《城市与人——一部社会与建筑的历史》
《人人享有体面住房:规划在住房供给中的角色》
《世界城市和城市形态——空间破碎化、多中心、可持续发展》
《世界经济中的城市》
摘要
    (2)艺术与生活密切相关,和各时代经济、社会、哲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涉及多种门类(绘画、雕刻、建筑、园林、工艺美术……)综合创造发展建构。
     (3)人居环境的多重要素与人类精神物质的需求密切相关,特别物质要素都是“有体有形”的,它形成多种多样的空间环境、虚实相生的空间,它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文化、艺术、建筑、园林自然的审美显现,它是“大艺术”。
     (4)近代从蔡元培到钱学森等,都呼吁大艺术发展。重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认为重大的原始科学创新是“从定性的形象思维到定量的逻辑思维的创新过程”。
     总之,人居环境科学未来发展要针对问题,淡化学科概念,超越学科边界,开阔思路,探索新境界。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探索:“大科学+大人文+大艺术”的体系正在酝酿中,需要更加地壮大,更高地整合。基于事物的复杂性、多元性的认识,从谋单一的求解、求单一结论(但基于中国之广袤、地区之差异、文化之多样、城市之复杂),到“可能的多种选择”。总的来说,就是从“机械整体”到以“生成整体论”的观念看待事物。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