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超值套装精品:纳兰词典评和人间词话典评

超值套装精品:纳兰词典评和人间词话典评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苏缨 卫琪
  • 出版日期: 201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613413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由以下两本书组成:
    《纳兰词典评》:纳兰性德的主要成就于词。其词现存349得。刊印为《侧帽集》和《饮水集》两册,后多称《纳兰词》,他的词清新婉丽,直指本心,在他生前刻本出版后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在他身后,纳兰被誉为“满清靠前词人”、“靠前学人”。本书收录了纳兰的减字木兰花、蝶恋花、菩萨蛮、山花子、浪淘沙等诗词,供大家欣赏。
    《人间词话典评》:《人间词话》是被很多人奉为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对古典文艺美学有极深刻的影响。书中对《人间词话》手稿本一百二十七条逐一点评,另外加入补遗,主要评说王国维对历代词人的看法和他的其他词论。
内容简介
    《纳兰词典评》:
    容若就是一面适合许多人的镜子,我们总是能在他的身上发现自己抑或是臆想中的自己。
    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外;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拓之人;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
    一位几乎拥有世间一切的惆怅男子,一段三百年来倾倒无数后人的传奇。

    《人间词话典评》:
    《人间词话》成书于1908年,百年来的寂寥悲戚,早已在远去的风中飘散无踪。再读此书,好似月下听花,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静静地感受那一份无声的悲喜。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
    我们都会在那烟尘中慢慢老去。远处的烟尘下,不经意间我们又看到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背影,但他只是转过身,慢慢消失在时间的河流当中。
目录
《纳兰词典评》
  序
  一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二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三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四  梦江南(错鸦尽)
  五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六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七  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
  八  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
  九  采桑子(非关癖爱轻模样)
  十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
  十一  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十二  临江仙·谢饷樱桃(绿叶成阴春尽也)
  十三  临江仙·寒柳(飞絮飞花何处是)
  十四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
  十五  虞美人·为梁汾赋(凭君料理花间课)
  十六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
  十七  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
  十八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十九  菩萨蛮(飘蓬只逐惊飙转)
  二十  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
  二十一  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
  二十二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二十三  忆王孙(西风一夜剪芭蕉)
  二十四  于中好(独背斜阳上小楼)
  二十五  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飞)
  二十六  于中好(另绪如丝睡不成)
  二十七  于中好(尘满疏帘素带飘)
  二十八  于中好(小构园林寂不哗)
  二十九  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握手西风泪不干)
  三十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苹)
  三十一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
  三十二  山花子(欲话心情梦已阑)
  三十三  山花子(昨夜浓香分外宜)
  三十四  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
  三十五  虞美人(黄昏又听城头角)
  三十六  浪淘沙(紫玉拨家灰)
  三十七  浪淘沙(眉谱待全删)
  三十八  采桑子(拨灯书尽笺也)
  三十九  眼儿媚·中元夜有感(手写香台金字经)
《人间词话典评》
  序
  甲稿序
  乙稿序
  正文(一百二十七)
  《人间词话》补遗之一:《人间词话》遗珠
  《人间词话》补遗之二:王国维心目中的古今词人
  《人间词话》补遗之三:王国维其余词论
  后记
摘要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焰火为什么美丽,因为那是多样的粉末交汇在一起,燃烧、困顿,而终于爆发于一刹那;词章为什么绚烂,因为那是词人的万千心事纠结于眉、郁结于心,而终于脱口而出于一瞬间。
    我手写我心,便是此番道理。
    由暗火而郁结、由郁结而困顿,而困顿而渴望解脱,由渴望解脱而终于爆发,这样的流露往往很是真切感人。这样的词,正是眼前的这一首《画堂春》。
    劈头便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明白如话,更无丝毫的妆点;素面朝天,为有天姿的底蕴。这样的句子,并不曾经过眉间心上的构思、语为惊人的推敲、诗囊行吟的揣摩,不过是脱口而出,再无其他道理。
    明明天造地设一双人,偏要分离两处,各自销魂神伤、相思相望。他们在常人的一日里度过百年,他们在常人的十分钟里年华老去。纵使冀北莺飞、江南草长、蓬山陆沉、瀚海扬波,都只是平白变故着的世界,而不是真实发生过的人生。万千锦绣,无非身外物外,关乎万千世人,唯独非关你我。
    容若何堪,借他人杯酒浇自己胸中块垒。——上片实为化用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非赠道士李荣》诗中成句:“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诗词之化用,有稍加点染者,有原文照录者,此为文人成法,非自容若始。诗词目前,大有名句原版藉藉无闻,而一经他人化用,反为世人千古传诵的佳话——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便是承袭有自;近年发掘曹雪芹的诗作,“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亦有所本。而眼前这首《画堂春》,骆宾王的原句不知还有几人记得,容若的词章却遍传于有井水处。
    下片转折,接连用典。小令一般以频繁用典为大忌,此为通例,而才子手笔所向,再多的禁忌也要退避三舍。这,就是容若。
    “浆向蓝桥易乞”,这是裴航的一段故事:裴航在回京途中与樊夫人同舟,赠诗以致情意,樊夫人却答以一首离奇的小诗:“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
    裴航见了此诗,不知何意,后来行到蓝桥驿,因口渴求水,偶遇一位名叫云英的女子,一见倾心。此时此刻,裴航念及樊夫人的小诗,恍惚之间若有所悟,便以重金向云英的母亲求聘云英。云英的母亲给裴航出了一个难题:“想娶我的女儿也可以,但你得给我找来一件叫做玉杵臼的宝贝。我这里有一些神仙灵药,非要玉杵臼才能捣得。”
    裴航得言而去,终于找来了玉杵臼,又以玉杵臼捣药百日,这才得到云英母亲的应允。——这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在裴航娶得云英之后还有一个情节:裴航与云英双双仙去,非复人间平凡夫妻。
    “浆向蓝桥易乞”,句为倒装,实为“向蓝桥乞浆易”,容若这里分明是说:像裴航那样的际遇于我而言并非什么难事。言下之意,似在暗示自己曾经的一些因缘往事。到底是些什么往事?只有词人冷暖自知。
    那么,蓝桥乞浆既属易事,难事又是什么?
    是为“药成碧海难奔”。这是嫦娥奔月的典故,颇为易解,而容若借用此典,以纵有不死之灵药也难上青天,暗喻纵有海枯石烂之深情也难与情人相见。这一叹息,油然又让人想起那“相逢不语”的深宫似海、咫尺天涯。
    “若容相访饮牛津”仍是用典。——故老传说,大海尽处即是天河,海边曾经有人年年八月都会乘槎往返于天河与人间,从不失期。天河世界难免令人好奇,故老的传说也许会是真的?于是,那一日,槎上搭起了飞阁,阁中储满了粮食,一位海上冒险家踏上了寻奇之路,随大海漂流,远远向东而去。
    也不知漂了多少天,这一日,豁然见到城郭和屋舍,举目遥望,见女人们都在织布机前忙碌,却有一名男子在水滨饮牛,煞是显眼。问那男子这里是什么地方,男子回答:“你回到蜀郡一问严君平便知道了。”
    严君平是当时有名的神算,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可是,难道他的名气竟然远播海外了吗!这位冒险家带着许多的疑惑,调转航向,返回来时路。一路无话,后来,他当真到了蜀郡,也当真找到了严君平,严君平道:“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牵牛宿。”掐指一算,这个“某年某月”正是这位海上冒险家到达天河的日子。那么,那位在水滨饮牛的男子不就是在天河之滨的牛郎么?那城郭、屋舍,不就是牛郎、织女这一对金风玉露一相逢的恋人一年一期一会的地方么?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容若用典至此,明知心中恋人可遇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亲,只得幻想终有一日宁可抛弃繁华家世,放弃世间名利,纵令贫寒到骨,也要在天河之滨相依相偎、相亲相爱,相濡以沫。
    这样的誓言,若放在《花间集》里,或许只是文人的戏仿;若放在《纳兰词》中,却不由得令人不信。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