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金陵书画

金陵书画

  • 字数: 2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南京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07-01
  • 商品条码: 97878071859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书画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标志着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文化高度和深度。南京是中国书画发展进程的重要见证者,纵观中国书画历史,自三国始至今1700年来,几乎各个文化变迁时期的宗师级书画大家,都曾在南京这块文化热土上居住、过往或任职,留存下大量的墨迹和美誉。远推佛画之祖曹不兴、文人画之父顾恺之及书圣王羲之父子,近举近现代中国新美术教育的奠基人李瑞清、徐悲鸿、刘海粟、严文梁诸师,真可谓群星熠熠、硕果累累,一部金陵书画史就是半部中国美术史。
    为了使广大读者对金陵书画的发展成就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和认识,我们组织南京书画界的专家和学者,历时近两年,对与金陵有关的一千多位书画家仔细甄别、精心鳞选,将其中百名杰出者,就其人生经历、创作个性、艺术成就和代表作品等进行认真梳理、悉心考证,形成了这样一部以书画家为纲、以书画作品为目的金陵书画艺术史略,旨在向广大读者作通俗化的介绍和评析。
    本书力求文字通俗、图文并茂,用讲故事的方式增强趣味性和可读性,以期使广大读者深入了解金陵书画的发展历史,及在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而增强对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英雄之城、胜利之都的认同感、自豪感。
目录
绪论
金陵古代书画
  龙飞青溪佛画兴
    佛画之祖曹不兴的绘画艺术
  奇伟惊世书神碑
    联驾八绝的书法家皇象的《天发神谶碑》
  天下行书第一帖
    千古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
  书坛风流鸭头丸
    书法小圣王献之的《鸭头丸帖》
  形神兼备文人画
    文人画始祖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秀骨清相一笔画
    以书入画第一人陆探微风格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像》画像砖
  南朝第一大字祖
    多面圣手陶弘景的《瘗鹤铭》碑
  画龙点睛张家样
    “疏体”画派始祖张僧繇风格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
  造次惊绝风俗卷
    皇帝画家萧绎的《职贡图》
  二王之后惟颜鲁
    一身正气的书法家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祭侄文稿》
  夜宴孤幅压五代
    宫廷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皆得天真寄山水
    南派山水画开山宗师董源的山水画艺术
  淡墨轻岚为一体
    南派山水画宗师巨然的《万壑松风图》
  繁富尤工硬颤笔
    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和《琉璃堂人物图》
  精妙多思没骨法
    “不曹不吴”王齐翰的《勘书图》
  重墨轻彩不可摹
    写意花鸟画始祖徐熙的《雪竹图》
  情景交融不落俗
    “唐以来第一能手”卫贤的《高士图》和《闸口盘车图》
  弹粉作雪青绿留
    南唐画院画家赵斡的《江行初雪图》
  丹粉点染没骨花
    独辟蹊径徐崇嗣的《红蓼水禽图》
  国朝第一墨竹图
    王绂的《偃竹图》
  下笔玄妙罗汉图
    吴彬的《五百罗汉图》
  豪气长江万里图
    江夏派开山人吴伟的山水画艺术
  传世书作神趣生
    “国朝书法第一”祝允明的《草书诗翰卷》
  如镜取影波臣派
    肖像画大师曾鲸的《王时敏小像》和《张卿子像》
  复古出新文人印
    文人篆刻鼻祖文彭的印章艺术
  兰竹风骨誉秦淮
    “秦淮八艳”之一马湘兰的《兰竹图》
  尺素短札布人间
    艺坛文宗董其昌的书画艺术
  乾坤一幻出市井
    南京本土画师魏之璜的山水画艺术
  印风刀法意于奇
    篆刻徽派领袖程邃的治印艺术
  造化入神卧游图
    书画家程正揆的《江山卧游图》
  文坛宗匠掖后生
    鉴赏家、书法家、篆刻家周亮工的艺术生涯
  苍翠凌天禅入画
    高僧髡残的山水画艺术
  搜尽奇峰打草稿
    变古创新大师石涛的山水画艺术
  不染世尘金陵风
    “金陵八家”之首龚贤的山水画艺术
  学画入门芥子园
    名士王檗与《芥子园画谱》
  传承书风工草隶
    清代隶书第一人郑簠的书法艺术
  一家风雅美名传
    全才雅士汤贻汾的山水画艺术
金陵近现代书画
  烟雨楼景秋意浓
    “新国画运动”先驱吴石仙的山水画艺术
  取法汉简临章草
    新美术教育奠基人李瑞清的书法艺术
  标准草书千字文
    近代书圣于右任的书法艺术
  多才多艺开先河
    中国新美术的拓荒者李叔同的油画艺术
  飘逸豪放誉三绝
    一代名师胡汀鹭的花鸟画艺术
  彰显气节雄狮图
    画狮高手熊松泉的《醒狮图》
  三百年来第一流
    美术教育家、画家吕凤子的《四阿罗汉》
  博采众长自成格
    书法大家胡小石的《行书自作诗轴》
  艺融中西抒情意
    西画教育宗师李毅士的油画《长十艮歌画意》
  卧游黄山师造化
    为黄山传神写真的汪采白山水画艺术
  云瀑空灵显功力
    新古典山水画大家黄君壁的山水画艺术
  画鸽古今数第一
    花鸟画大师张书旃的《百鸽图》
  一枝秃笔走天下
    当代黑白书画大师贺天健的《万里顺风行》
  默与古会显朱自
    现代第一女印人谈月色的篆刻艺术
  印象派融民族风
    美术教育大家颜文梁的油画艺术
  艺融中西垂青史
    20世纪新美术教育宗师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北伐巨画成追忆
    军事画家梁鼎铭
  三百年来或在斯
    20世纪工笔花鸟画大师陈之佛和他的《和平之春》
  胸怀山川境高古
    美术史论大家、画家俞剑华的山水画艺术
  沧海一粟艺非凡
    现代美术教育开拓者刘海粟的绘画艺术
  写意荷花意深长
    花乌画大家高希舜的《荷花图》
  散翁当代称三绝
    草圣林散之的书法艺术
  五百年来第一人
    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泼彩画艺术
  篆法刀工无女气
    女篆刻家刘淑度的印章《鲁迅》
  艺融中西贯古今
    水彩画宗师李剑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西结合抒乡情
    第一代油画家朱士杰的油画艺术
  中西合治显个性
    传奇女油画大家潘玉良的油画艺术
  卫管复生主书坛
    女书法大家萧娴的书法艺术
  苍劲峭拔真性情
    大书家高二适的书法艺术
  田园风光蕴诗情
    美术教育家、油画大家吕斯百的油画《野味》与《庭院》
  忘形得意显真率
    西方关术史家、现代油画家秦宣夫的油画《栖霞山》
  沉稳高雅含真情
    美术教育家、油画大家黄显之的《静物瓜果》
  法由我变开新风
    美术教育家、大画家吴作人的《齐白石像》和《牧驼图》
  山水画作树丰碑
    新金陵画派大师傅抱石的山水画《待细把江山图画》
  并蓄三家出新风
    新金陵画派的领导者亚明的绘画艺术
  泰山顶上一青松
    新金陵画派大家钱松嵒的《红岩》和《常熟田》
  如醉如梦江南美
    新金陵画派大家宋文治的《江南春》
  鸿篇巨制震画坛
    新金陵画派大家魏紫熙的《长江大桥》和《黄洋界》
  兼容南北画新貌
    新金陵画派大家张文俊的《梅山水库》
  秦岭深处春意浓
    新金陵画派名家余彤甫的《秦岭深处》和《太湖之春》
  笔如风云气如虹
    书法大家武中奇的书法艺术
  擅借花鸟传性情
    “人民的画家”李味青的《菊花蔬菜图》
  落墨山水翻案功
    书画鉴定家、画家谢稚柳的《江山行舟图》
  群雁来归惊世人
    全能绘画大家杨建侯的《群雁来归图》
  于艺卓然有树立
    金陵名家黄养辉的《清供图》
  形神兼备大国手
    金陵名家赵良翰的《春江水暖鸭先知》
  天趣自成小写意
    金陵名家张正吟的《枫鹰图》
  清韵典雅意隽永
    美术教育家、画家谢海燕的《蕉画群免图》
  大羽大写大公鸡
    大写意花鸟画大家陈大羽的《雄健》
  首创版画新徽派
    革命文艺家赖少其的《黄山图》
  刹那定格妙趣牛
    漫画大家高马得的《三打白骨精》
  写意传神立新标
    大家苏天赐的现代油画艺术
  情迷三峡誉天下
    大家黄纯尧的山水画艺术
  造化为师真山水
    美术活动家、画家徐天敏的绘画艺术
  水印木刻创新风
    水印版画家张新予的《栖霞山》和《绿遍江南》
后记
摘要
    吕凤子(1885-1959),丹阳人,原名吕浚,早年画名江南凤,后更名凤子。童年时就勤奋好学,爱好诗词书画和拳术,15岁考中秀才,时誉江南才子。科举被废后进苏州武备学堂学美术,24岁毕业于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图画手工科,师从李瑞清。27岁在丹阳创建私立正则女校,32岁被聘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堂教授,34岁到上海美专任教授兼教务主任。1927年国立中央大学成立,设艺术科,他被聘为艺术系图画组首席教授,次年被聘为大学院研究员。1940年又创办私立正则艺专任校长,同年又被聘为国立艺专校长,抗战胜利后重回丹阳再创正则艺专,任校长,上世纪50年代初任江南文化教育学院教授,晚年担任江苏省国画院筹委会主任,积极筹划组建江苏省国画院。他一生为我国美术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59年12月20日谢世,终年74岁。
    吕凤子终生做了三件事:画画、教书、办艺术学校。
    吕凤子擅画人物、山水、花鸟,尤擅仕女画和罗汉画,均甚精妙。同时对画理画法都有独到的见解。吕凤子从艺50多年,在不同时期他的艺术表现手法、成就不同。25岁前后他作画着重写形,从现实生活中截取题材,不走复古道路,但认真研究学习传统中很好画理和画法加以继承,同时不带偏见地学习研究和借鉴西洋绘画,尝试有机结合、融合,开始形成自己的画风。在北京讲学期间多作抒情写意的仕女人物,在表现方法上时以重彩浓丽,时以水墨淋漓,或秀润缠绵,或苍劲估屈,总是发抒出新意,自成家法。
    20世纪40年代前后中国处于抗战和内战年代,画家感慨国土沦丧,社会紊乱,他多作抒愤、讥时政之作,写流民图,或借佛教人物故事来嘲讽、抨击时弊,为民众呼喊。在此期间,他用画笔来反映中华民族在日寇铁蹄下遭受的灾难,作品有《流亡图》、《敌机又来矣》、《纤夫》、《逃难》等,很为有名的便是《四阿罗汉》。
    《四阿罗汉》作于1942年,是吕凤子1937年“七·七”事变后,率正则学校部分师生员工自江苏丹阳辗转西迁重庆时所作。作者亲自体验到国破家亡的苦难遭遇,激起他抗战救国的爱国热情,借取佛学中悲天悯人的故事,以四阿罗汉嬉、怒、悲、愤的情态来嘲讽战时当局政事的腐败和不恤民意。画面题跋说:“左为四阿罗汉者,狮子吼很为靠前宾头颅,求解靠前罗喉罗,十二头陀难得之,行靠前摩诃迦叶,行筹靠前君徒般叹,数由四而十六,梁张僧繇实为很初貌写者。右为遏来闻见,弥触悲怀,天乎人乎?狮子吼何在?有声出鸡足山,不期竟大笑也。”这幅画的主题在揭露蒋介石消极抗日,明确示意拯救中国人民的希望不在重庆。画中四个半身罗汉像,前面仰首者在悲天,俯首者在悯人,他们痛恨当局无能,对抗战失去了信心,后面两个罗汉笑则说明他们听不到来自延安的声音。整幅画“以形写神,写神致用”,曾在1943年获全国美展一等奖。其内蕴深厚,追求至善至美的大境界,细细读来,更知妙处。黄宾虹评他的人物画是“笔力圆劲,墨翁郁,能得古人六法兼备之旨”。
    上世纪50年代之后换了人间,吕凤子以新的精神面貌更多投入美术教育事业,创作出了《菜农的喜悦》等很好作品。他的人物画大多直接来自现实生活,线条有力,运转变通,有弛有张,如动如飞,常常一气呵成。吕凤子作画景不妄取,笔不妄下,成章布势煞费经营,一旦成竹在胸,风趋电疾,兔起鹘落,一挥而就,大开大阖,浑然一气。他作画对用墨用色也多有见解,用墨主张“有笔有墨”,用色主张“随类赋彩”。在布局上总结出“张”与“敛”两种规律。张的力量是向外伸展,状如辐射,使观者觉有画外有音。
    吕凤子还长于书法、篆刻和著述。晚年所著《中国画法研究》一书,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画的独特风格与勾线技法。上述成就,奠定了吕凤子先生一代宗师的历史地位。因此徐悲鸿先生称他“承历世传统,开当代新风,三百年来靠前流”。这位20世纪中国新美术教育开拓者之一,一代绘画大师,将永驻画史。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