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际仲裁的法理思考和实践指导

国际仲裁的法理思考和实践指导

  • 字数: 15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法)盖拉德(Gaillard,E.) 著
  • 出版日期: 2010-06-01
  • 商品条码: 9787301171806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国际仲裁实践的复杂性难免使当事者迷,而本书的作者则从更高、更全面的维国际仲裁实践的复杂性难免使当事者迷,而本书的作者则从更高、更全面的维度审视国际仲裁,在详尽地梳理已有的具体规则和案例的同时,又超越它们,在法哲学的层面上以全新的视角解析裁的机理.使我们有可能更冷静地审视仲裁,从而获得更深刻、更透彻,并且更全面的认识。
    仲裁员权力的渊源、仲裁程序法和实体法、裁决的效力、平行程序、禁诉令……这一切在国际仲裁领域都面临当事人和仲裁员的选择,这些选择带来正当性问题,使得自治和自由这对基本的哲学概念在国际仲裁法领域处于核心的地位。
    本书基于作者2007年夏天在海牙国际法学院讲授的一门课程讲义修改完善,试图辨析作为国际仲裁法基础的各种哲学前提,以展示它们本质上的连贯性和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实践意义。
作者简介
伊曼纽尔·盖拉德(Emmanuel Gaillard)巴黎第十二大学的法学教授,国际仲裁领域的有名专家。作为学者、律师和仲裁员,他通过多年的教学、写作和实践,极大地影响着当代国际仲裁法的发展。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国际仲裁的表现形式
  (一)  国际仲裁归为单个国家法律秩序的一部分
    A.两大理由
    B.哲学前提
  (二)  国际仲裁根植于多个国家法律秩序
    A.哲学前提
    B.批判分析
  (三)  国际仲裁是自治的法律秩序:仲裁法律秩序
    A.哲学前提
    B.对仲裁法律秩序存在的认可
第二章  国际仲裁表现形式的后果
  (一)  国际仲裁表现形式对仲裁员裁决权的影响
    A.禁诉令
    B.在国家法院和仲裁庭之间的平行程序问题
  (二)  国际仲裁表现形式对仲裁员裁决的影响
    A.国际仲裁表现形式对仲裁员自由进行仲裁程序和识别解决争议的实体规则的影响
    B.国际仲裁表现形式对当事人自由选择解决争议的实体规则的影响
  (三)  国际仲裁表现形式对裁决效力的影响
    A.被仲裁地的法律秩序撤销的裁决的效力
    B.仲裁地的法律秩序作出的不撤销裁决的决定的效力
结论
  About the Author
  Bibliography
  Table of Abreviations
索引
译后记
摘要
    A.两大理由
     12.这种表现形式把国际仲裁归为仲裁地的法律秩序的一部
     分,并且把仲裁员看成仲裁地法律秩序的代言人。有两大理由可以支持这种表现形式,它们是: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观点。尽管从严格的逻辑角度讲,这两大理由互相排斥,然而它们有时又共同存在于许多学者的著作中。
     (1)客观主义的观点
     13.F.A.Mann在1967年发表的一篇题为《调整仲裁的法律》(LexFadtAntrum)的文章中有力地阐述了客观主义的观点。在整篇文章中,他都在谴责Berthold Goldman在1963年于海牙国际法学院关于国际仲裁的冲突法的课程中提出的仲裁的全面国际主义的观点。在讨论了历史因素后,作者毫不隐讳地拒绝了以下理论:Goldman教授清晰的阐述极具权威性,他说:"探寻国际仲裁厲性的特有连接点毫无例外地揭示不可避免地必然存在一个自治的,而非国家的,体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