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飞禽走兽趣谈--中华意象--文史中国

飞禽走兽趣谈--中华意象--文史中国

  • 字数: 6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赵宗福 刘永红
  • 出版日期: 2010-05-01
  • 商品条码: 978710107319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文史中国”丛书“中华意象”系列之一种,是专为青少年读者编写的传统文化读物。本书通过不同侧面,用生动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全面阐释了各种动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定文化含义,以及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等产生的重大影响。
目录
引言
【第一章】民俗中的动物
  自然生灵
  先民图腾
  万千精灵
  人类朋友
【第二章】最祥瑞的动物
  龙凤呈祥
  鹊鸟报喜
  龟鹤长寿
  鸳鸯偕老
  年年有余(鱼)
【第三章】易变形的动物
  虎人易形
  田螺姑娘
  狐狸精
  狼外婆
  白蛇精
【第四章】象征性强的动物
  四方四灵
  南牛北马
  狗腿子
  兔崽子
深入阅读
摘要
    
    【第一章】民俗中的动物
     先民图腾
     “图腾”一词来源于美洲印第安语“Totem”,意思是“它的亲属”、“它的标记”。指一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物体,曾经使用在氏族或部落以至于后来的民族中,作为本氏族或本部落、本民族的标志与象征。对图腾崇拜,缘于原始先民的信仰。他们认为本氏族的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认定某种动物与自己的祖先有亲缘关系,于是,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联系,某种动、植物或自然物便成了这个氏族、部落或民族最古老的祖先。将“图腾”一词引进我国的,是清代学者严复,他在1903年翻译英国学者甄克思的《社会通诠》一书时,第一次把“Totem”译成“图腾”,遂成为中国学术界的公认的通用译名。
     每一个民族往往都有自己的图腾符号,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图腾崇拜和图腾神话的“神圣叙述”,这种原始文化现象实际上反映了远古先民对自身的来源的思考。图腾崇拜和图腾禁忌的心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当各个不同氏族或部落在选择不同的动物(或植物)作为本氏族的图腾时,其目的有二:一是证明自己的来历,正像孩子们应该能说出自己的父亲一样,图腾是用来证明本氏族或本部落来源的,尽管这在后世的人看来多少有点荒诞不经,但是,要清晰地说明祖先来源,对于原始先民而言,是一件关乎自己名分和氏族感情的大事,丝毫不能马虎;二是各个不同的氏族或部落还没有大规模融合的时候,选择图腾、区分氏族部落以确立族外婚姻是非常重要的。在人类进化目前曾经有过血缘婚,当人类认识到这类婚姻方式有百害而无一利时,就以严格的婚姻制度摆脱血缘婚制,一般在同一氏族内不允许婚姻,约束乱伦行为,如果违反,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严格区分、界定不同的氏族或部落,事实依据就是图腾符号。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