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核账公式一本通

核账公式一本通

  • 字数: 0.00千字
  •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 作者: 张瑶
  • 出版日期: 2010-05-01
  • 商品条码: 9787802554580
  • 版次: 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如果你还在为那些繁琐的公式而头疼,如果你还在为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书而烦恼,……那么,请你打开这本书!本书以企业财务中经常涉及的核账公式为中心,辅以简单生动的案例,分门别类来讲述,想要什么公式,都可以方便查询。掌握这些公式,熟练地运用这些公式,能让你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简介
张瑶 毕业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方向是财务与会计。曾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多本。近几年一直致力于会计基础知识方面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工作实战经验,擅长于把理论变通为实操技巧。
目录
第1章 基本原理核账公式
1.1 会计等式
1.2 借贷记账法
1.3 资金收付记账法
1.4 增减记账法
1.5 试算平衡
第2章 流动资产核账公式
2.1 货币资金类
2.2 应收款项类
2.3 存货项目核账公式
第3章 非流动资产核账公式
3.1 固定资产类
3.2 无形资产类
3.3 其他非流动资产类
第4章 净资产与利润表核账公式
4.1 企业价值评估
4.2 利润表核账公式
第5章 分析决策与税务会计核账公式
5.1 财务分析核账公式
5.2 税务会计核账公式
5.3 管理会计核账公式
第6章 行业会计核账公式
6.1 工业会计核账公式
6.2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账公式
6.3 餐饮旅游企业会计核账公式
参考书目
摘要
    增减记账法
     增减记账法是,以“增”“减”为记账符号,把会计科目固定分为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两大类,以“资金占用=资金来源”为理论基础,以“同增、同减、有增有减”为记账规则,直接反映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它是在我国领土实务中实行的一种特有的记账方法。该法经过试行,于1964年开始,在我国商业系统全面推行,工业企业和其他行业也有采用这种记账方法的。1993年7月1日《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增减记账法改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的特点是:
     (1)记账符号。
     以“增”“减”为记账符号,凡经济业务引起资金来源或资金占用增加,就在账户中记“增”;凡经济业务引起资金来源或资金占用减少,就在账户中记“减”。“增”“减”符号同资金来源与资金占用的增加、减少意思一致,使符号的文字含义也名副其实,直接表达会计事项所涉及具体内容的增减变动。
     (2)账户设置。
     全部账户固定地分为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两大类,不能设置双重性质账户。如不能把“其他应收款”账户和“其他应付款”账户合并设置“其他往来”账户;不能把“应收账款”账户和“预收账款”账户合并设置“应收账款”账户等。
     (3)记账规则。
     凡涉及到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两类账户的经济业务,同时记增或记减,同增或同减的金额相等;凡涉及到资金来源或资金占用一类账户的经济业务,记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简而言之,两类账户,同增同减,金额相等;同类账户,有增有减,金额相等。
     (4)试算平衡方法。
     两类账户的余额和增减发生额的差额必须相等,并用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其平衡关系方法有以下两种:
     1.4.1 差额平衡法
     资金占用或资金来源这两类科目,不论是哪个科目的增加发生额都是记在本科目的增方,反之,减少或冲销额都是记在本科目的减方。因此,两大类科目的增减方的差额必然相等。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资金占用类科目增方金额-资金占用类科目减方金额=资金来源类科目增方金额-资金来源类科目减方金额
     运用这个差额平衡公式,可以检查全部科目本期增减发生额是否正确,也可以检查每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是否正确。
     1.4.2 余额平衡法
     根据资金平衡原理,可用下列公式计算余额平衡情况:
     资金占用类各科目期末余额之和=资金来源类各科目期末余额之和
    
     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就是指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