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

  • 字数: 15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0-04-01
  • 商品条码: 97875463254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8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大学》、《中庸》是《礼记》中的二篇,宋代朱熹将它们单独提出来放在“四书”之中,作为儒家信奉者和推崇者的推荐阅读书目,可见它们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价值独特,影响深远。《大学》详细地归纳了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系统地讲述了儒家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法。相传为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中庸》论述的也是修身养性之道,然而它侧重于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谓“中庸”,即考虑问题时内心要中正,称之为“执中”;在具体处理问题时方法又要灵活多变,称之“行权”。
本书将《大学》、《中庸》合而为一,并配以注释、译文,以飨广大读者。
内容简介
《大学》和《中庸》是中国古代典籍珍品,它们是《礼记》中的二篇。《大学》详细地归纳了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系统地讲述了儒家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法。《中庸》论述的也是修身养性之道,然而它侧重于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目录
导读
大学
一、经文
二、释“明明德”章
三、释“新民”章
四、释“止于至善”章
五、释“本末”章
六、释“格物致知”章
七、释“诚意”章
八、释“正心修身”章
九、释“修身齐家”章
十、释“齐家治国”章
十一、释“治国平天下”章
中庸
第一章 纲领
第二章 知人
第三章 正心
第四章 正心
第五章 修身
第六章 审问
第七章 明道
第八章 正心
第九章 正心
第十章 明道
第十一章 正心
第十二章 知物
第十三章 笃行
第十四章 修身
第十五章 齐家
第十六章 齐家
第十七章 知天
第十八章 齐家
第十九章 齐家
第二十章 治国
第二十一章 知性
第二十二章 诚意
第二十三章 诚意
第二十四章 治国
第二十五章 诚意
第二十六章 博学
第二十七章 修身
第二十八章 明道
第二十九章 明辨
第三十章 知法
第三十一章 修身
第三十二章 诚意
第三十三章 正心
附录:大学中庸名言集释
摘要
    《大学》、《中庸》原为《礼记》中的两篇,宋代学者朱熹将其从《礼记》中抽出,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并为之作注。四书成为宋以后科举考试的推荐阅读书目。《大学》、《中庸》作为儒家经典的影响也随之越来越大。《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到宋朝时候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朱熹又自己作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综合程朱两派的看法《大学》应该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优选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