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小学语文)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小学语文)

  • 字数: 18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05-01
  • 商品条码: 978750414496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谁抓住了课堂,谁就抓住了教学工作的关键。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于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而轻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性学习。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课堂开始活泼了,教学形式丰富多彩了,教学手段逐步现代化了。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在某些地方、某些学校出现了从一个特别走向另一个特别的趋势。课堂教学过于重视教学形式而轻视教学本质,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满堂问”,由过去的一支粉笔、一本书变成现在对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滥用,由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到现在出现忽视教师作用的现象。通过对当前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和对传统教学观的反思与批判,我们认为,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要素配置不合理、关系不和谐,要么缺少或者弱化了某些方面的因素,要么某些方面超越了现实需要而做得过分了;二是教学要素之间缺少有思维含量的交流和对话,学生没有形成积极的思维品质。在学习和借鉴斯滕伯格思维教学理论、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理论,总结近几年来各市、县、区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建设“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构想。
目录
第一章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
  第一节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的内涵
  第二节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烟台市小学语文“双轨”教学的基本结构
  第四节  烟台市小学语文教学的典型经验
第二章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的关注点
  第一节 师生关系的和谐性和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第二节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三节 学科教学的整合性
  第四节 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和教学方法、资源的综合性    第五节 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和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第三章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案例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 识字写字教学案例与教学设计
  第二节 阅读教学案例与教学设计
  第三节 习作教学案例与教学设计
  第四节 口语交际教学案例与教学设计
  第五节 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与教学设计
第四章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评价
  第一节基本理念
  第二节基本内容
  第三节评价建议
  第四节评价案例
附录:小学语文“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主要参考文献
摘要
    六、科学的方法手段
     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有效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两部分。教学手段是指为提高教学方法的效果而采用的一切器具和技术,包括黑板、实物、挂图、投影、录像、课件等教学工具,还包括计算机技术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和信息的管理、形成性测量与评价、终结性测量与评价等。
     我国中小学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一般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是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特征是以语言为主要媒体,即通过教师精讲、学生思考、阅读和答问来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增长智慧。这类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阅读指导法,等等。
     第二类是以知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特征是直接知觉感受,即教师运用实物、教具、挂图、投影、录像甚至现场参观等来组织教学,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教学实感,使学生如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各种感官来学习。这类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实物演示法、看图法、现场教学法等。
     第三类是以情感渲染为主的教学方法。特征是以情境渲染,教师为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而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情境,用以感染学生,使学生处于一种真实的或仿真的活动情境中,在特定情境下受到教育和熏陶。这类教学方法常见的有访问法、情境表演法、暗示教学法、辩论会、舞台剧等。
     第四类是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即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使学生处于独立的实践活动中,其特征是学生自主活动。这种教学法在语文学科的作文课和习字课上被普遍应用。它对形成和完善学生的观察习惯、分析习惯、动手习惯、归纳习惯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开启学生的思维及认真学习的态度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类教学方法常见的有模仿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同类研究法等。
     第五类是前四类教学法的综合。四种教学法各具特色,有的强调启发,有的强调发现,有的强调活动,有的强调反馈与自我评价,大多都比较明显地体现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等系统思想。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要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