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劳动经济学(第三版)(高等人力资源管理)

劳动经济学(第三版)(高等人力资源管理)

  • 字数: 38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侠名
  • 出版日期: 2010-05-01
  • 商品条码: 97878112296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劳动经济学(第3版)》内容简介:跨人新世纪,经济全球化、技术进步和消费者地位的提升等使得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变化越来越快。很多企业管理的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都有一个共识:不确定性是企业所面临的新竞争环境的主要特征。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竞争环境向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呢?企业管理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人力资源。
目录
第1章 导论
学习目标
1.1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
1.2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3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4 劳动经济学的新发展
[推荐阅读材料](一)
[推荐阅读材料](二)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课堂讨论题]
[复习思考题]
[自测题]

第2章 劳动力供给
[学习目标]
2.1 劳动力供给概述
2.2 个人劳动力供给
2.3 家庭劳动力供给
2.4 社会劳动力供给
[推荐阅读材料](一)
[推荐阅读材料](二)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课堂讨论题]
[复习思考题]
[自测题]

第3章 劳动力需求
[学习目标]
3.1 劳动力需求的基本概念
3.2 企业劳动力需求及市场均衡
[推荐阅读材料]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课堂讨论题]
[复习思考题]
[自测题]

第4章 劳动力市场
[学习目标]
4.1 劳动力市场的一般理论
4.2 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
4.3 政府行为与劳动力市场
[推荐阅读材料]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课堂讨论题]
[复习思考题]
[自测题]

第5章 劳动力流动
[学习目标]
5.1 劳动力流动理论
5.2 劳动力流动的类型及决定因素
5.3 劳动力的区域流动
[推荐阅读材料]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课堂讨论题]
[复习思考题]
[自测题]

第6章 人力资本投资
[学习目标]
6.1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6.2 人力资本投资
6.3 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核算
6.4 人力资本理论的政策意义及中国人力资本投资评价
[推荐阅读材料]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课堂讨论题]
[复习思考题]
[自测题]

第7章 劳动工资与福利
[学习目标]
7.1 工资理论
7.2 工资与工资形式
7.3 工资水平
7.4 工资差别
7.5 大力度优惠工资
7.6 职业福利
[推荐阅读材料]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课堂讨论题]
[复习思考题]
[自测题]

第8章 工会
[学习目标]
8.1 工会概述
8.2 工会结构与类型
8.3 集体谈判
8.4 中国工会
[推荐阅读材料](一)
[推荐阅读材料](二)
[推荐阅读材料](三)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课堂讨论题]
[复习思考题]
[自测题]

第9章 劳动保障
[学习目标]
9.1 劳动保障概述
9.2 劳动保护
9.3 我国劳动保障制度
[推荐阅读材料]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课堂讨论题]
[复习思考题]
[自测题]

第10章 劳动就业
[学习目标]
10.1 劳动就业及其性质
10.2 就业理论
10.3 影响劳动就业的因素
10.4 我国城镇就业制度
[推荐阅读材料]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课堂讨论题]
[复习思考题]
[自测题]

第11章 失业
[学习目标]
11.1 失业的界定与类型
11.2 失业的衡量及社会承受力
11.3 失业与通货膨胀
11.4 失业治理的政策选择
11.5 中国失业的形势
[推荐阅读材料]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课堂讨论题]
[复习思考题]
[自测题]

第12章 劳动管理
[学习目标]
12.1 政府管理
12.2 劳动法
12.3 SA8000:现代企业劳动管理新目标
[推荐阅读材料]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课堂讨论题]
[复习思考题]
[自测题]
互联网使用
主要参考文献
……
摘要
    劳动力资源也是一种稀缺的社会生产性资源。可面对当前整个世界日益严峻的失业问题,人们会问,社会上存在那么多失业者,为什么还说劳动力资源是“稀缺”的呢?对此,我们可以从劳动力资源的质和量两个层面去理解。从量的意义上说,小而言之,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所能控制和使用的劳动力资源是有限的。不管是出于支付能力还是支付意愿的,企业所实际获得的劳动力资源相对企业所希望获得的劳动力资源总是稀缺的;大而言之,社会劳动力资源是稀缺与过剩并存的。社会总需求总是不断增长、变化的,因而从长期来看,劳动力资源是稀缺的。从质的意义上说,相对于低质劳动力,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是稀缺的;相对于目前的产业结构,配置给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力资源是稀缺的。此外,还应该看到,就某个具体时点来看,出于对劳动效率的追求,以及由于劳动力资源需求方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的,劳动力资源在劳动力市场上可能表现出“过剩”的状况。
     基于以上分析,劳动经济学关注的焦点是如何以最少的劳动费用投入获得优选的经济效益。据此可以说,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的经济效率的科学。这也是传统上人们都以经济学理念来认识劳动的经济效率,从而得出了劳动经济学是属于经济学范畴的科学结论。然而,“劳动的经济效率”首先源自“劳动力组织(或配置、管理)的效率”,简而言之,“劳动管理的效率”。从这个观点出发,加上在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中将要提到的原因,劳动经济学同样又在管理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管理科学,兴国之道”()。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管理中传统上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已经转变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上来。因此,我们从经济学与管理学相结合的角度给劳动经济学下如下定义:
     劳动经济学是以劳动力价格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心,研究劳动力资源如何通过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社会与个体利益的很好结合,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和劳动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资源之间的关系的学科,并对劳动力市场组织、运作及其结果,当前和未来的劳动力市场参与者的决策,以及与劳动力资源就业和收入分配有关的公共管理政策与制度进行研究。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