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晚清政治革命新论(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晚清政治革命新论(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 字数: 45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郭世佑 著
  • 出版日期: 2010-04-01
  • 商品条码: 978730011808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政治革命为视角,重新探究辛亥革命的内涵、阶级基础与社会基础、革命性质等重大问题,力求透过错综复杂的晚清政治风云,把握近代政治革命的真实场景,而不是局限于孙中山等人的活动来论述近代政治革命与辛亥革命,也不以简单的历史结果来推导复杂的历史过程。作者既充分注意到暴力方式的重要作用,又不把“革命”仅仅等同于暴力,而是以审慎的态度,以世界近代历史为重要参照,将梁启超、张謇等真诚的君主立宪论者的言行也作为政治革命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反革命派”来考察,由此所展示的历史画面就不是线形的与褊狭的,而是立体的和完整的。
本书既立足于历史事实本身,注重某些资料的考据,也看重“革命”、“革命派”、“资产阶级”等基本概念的确定性与一致性;既不囿于某些传统的论点,也不为尊者讳,对许多自相矛盾的定论与思维方式提出挑战,以洗练清新的文字展示史实与逻辑的力量。
作者简介
郭世佑,1957年8月生,湖南益阳市人,历史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学科法律史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曾任浙江大学中国近代史博士点负责人,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历史学科专家组召集人之一,日本中央大学等校客座教授,山东大学等校兼职博士生导师。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太平天国:旧式“汤武革命”而非近代政治革命
  一、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与太平天国领导者的个人缺陷
  二、从“江永女书”看江永劳动妇女响应太平天国起义者的真实态度
  三、动态的历史过程与辩证的历史分析
第二章 逼出来的“新政”:政治革命的一个背景
  一、19世纪国家振兴良机的丧失
  二、“无形之瓜分”
  三、“新政”的开端
  四、新气象与新问题
第三章 来自“中等社会”的奔走呼号
  一、武器的批判和批判的武器
  二、1903年的留日学生与1905年的中国同盟会
  三、关于政治革命的笔战真相
第四章 “新政”的深化与危机
  一、软硬夹击中的承诺
  二、预备立宪面面观
  三、“新政”补议
第五章 武昌起义与政治革命的转机
  一、同盟会的组织分裂与中部总会
  二、刘复基——一个被遗忘的武昌起义主要筹划者
  三、鄂湘之别:静候黎元洪与速杀黄忠浩
  四、反满大合唱与政治革命的契机
  五、共时性的“三角戏”
第六章 评说与沉思
  一、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
  二、阶级基础:一个斯芬克斯之谜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与历史结局
  四、“规律”及其他
参考书目举要
附录一 中国近代史研究需要理论的突破
附录二 的近代史论刍议
附录三 筹划庚子勤王运动期间梁、孙关系真相
附录四 郭世佑论著代表作要目(1981—2008)
后记
增订版后记
摘要
    绪论
     也许因为劳苦大众诉诸武力的抗争不仅体现着人类的求生本能和永恒正义,而且显示着民族的精神和力量,也许因为中国现代革命巨人操着湘潭口音震撼全球的那一声庄严宣告,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率领劳苦大众不屈不挠奋起反抗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
     我国史学界和理论界常把"革命"当作暴力反抗即武器批判的同义词,"革命"一词的普及率与使用率在赤县神州的思想交流与文化传播中首屈一指。
     早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就指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及至1964年,他还提醒侄儿毛远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思想就是要革命。什么是革命?革命就是无产阶级打倒资本家,农民推翻地主,然后建立工农联合政权,并且把它巩固下去。现在革命任务还没有完成,到底谁打倒谁还不一定。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