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陶行知论乡村教育

陶行知论乡村教育

  • 字数: 20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04-01
  • 商品条码: 978754085315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1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陶行知主张“以教育救农村”,通过发展乡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和文明意识,达到拯救农村的目的。陶行知还认为要把办教育与改造农村结合起来,使教育承担起改造社会的使命。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立足中国农村,适合农民需要,把乡村教育的目的定位于为乡村建设培养人才,有助于思考和探索解决当前农村的相关问题。
作者简介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有名教育家,原名文濬,后受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的影响,改名为知行,后改名行知。早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1917年回国,先后创办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育才学校等,他始终坚持“教育为改良社会而设”、“教育就是社会改造”,主张教育必须与生活、与社会融为一体。本书所选文章主要体现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由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所的徐莹晖和徐志辉选编,并撰写导读。
目录
  乡村教育向何处去?——本册导读
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
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一个用钱少的活学校
同到乡下去
农民联合会
师范教育下乡运动
天地君亲师
论幼稚园切合农村之需要——致陈陶遗
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
天将明之师范学校——江宁县立师范学校半日生活记
无锡小学之新生命——开原乡立第一小学一日生活记
我们的信条
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
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答客问
晓庄学校之使命——给全体同志的信
北齐庙会期内之农民教育运动
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给全体同学的信
从野人生活出发
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
农夫的身手
如何教农民出头
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创校旨趣
中国乡村教育运动之一斑
——中国代表致送坎拿大世界教育会议报告之一
政治家与政客
教学做合一
在劳力上劳心
以教人者教己
答操震球三问
本校产生时的催生娘娘
要使全国个个乡村都有一个幼稚园
把小孩子送到学校里去
活的展览会——给晓庄全体同志
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的第一年
我们开办小学的原因
介绍一件大事——给大学生的一封信
今后中华民族的使命
《破晓》序
中国的乡村社会欢迎你们
同向乡村教育瞄准
湘湖教学做讨论会记——罗谦笔记
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
定于一
第二年的晓庄
为农人和儿童谋幸福
《在晓庄》序
今日之幼稚园
大众的力量伟大
《乡村教师》宣言
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致李友梅等
护校宣言
怎样办乡村教育——同百泉师范校长的谈话
对于乡村教育的一个新建议——乡村工学团之试验
棉花与教育
为农人服务的方针和做学问的方法
一切乡村建设必须为农民谋福利
从穷人教育想到穷国教育
如何达到工以养生
一来一去
乡村小学比赛表
乡村教育十周年
摘要
    这个学校不但教学生读书,并且教学生做事。做什么?改造学校!改造环境!学生是来读书的,教他做事,自己不情愿,父母不情愿。这是第一个难关。教员是来教书的,要他教学生做事,固不情愿,实在也是不会。这是第二个难关。教学生读书易,教学生做事难。如何打破这两道难关?一要身教,二要毅力。丁校长教学生做事的成功也是在这两点。他起初的时候,整天拿在手里的是钉锤和扫帚。所以那时有人讲他是位钉锤校长、扫帚校长。但是久而久之,教员跟他拿钉捶扫帚了,学生也跟他拿钉锤扫帚了。教员变做钉捶扫帚的教员,学生也变做钉锤扫帚的学生了。丁校长于是开始偕同教员学生合力改造学校,改造环境。
     校址是在一个关帝庙里,关公神像之外还有痘神、痳神等等。这些神像已经把课堂占去了大半个。丁校长一方面要教课堂适用,一方面要免去地方反对,就定了一个保存关公,搬移杂神的计划。他就带领学生为关公开光,把神像神座洗刷得焕然一新,并领学生们向关公恭恭敬敬的行礼。他再同教员学生把这些杂神的神像移到隔壁的庙里摆着。他们又把那个庙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些杂神安排得妥妥当当,大家也行个礼。杂神搬出之后,这个课堂又经过了一番洗刷,加了些灰粉,居然变了一个很适用的教室。村里的人看见关公开了光,杂神安排得妥当,又听见学生报告向神行礼的一番话,不但不责备校长,并且称赞校长能干。
     校内干好了,进而求环境的改良。燕子矶即在近旁,他就带领学生栽树,从门口栽到燕子矶顶上,风景一变。造林场栽树,十活一二。丁君栽树,栽一棵活一棵,也是他从经验中得来的。燕子矶坡上因有人时倒垃圾,太不洁净,丁校长就领学生们把所有的垃圾扫除一空。村民不知卫生,仍是时常把垃圾倒在此处。但村民一面倒,他就一面扫;村民倒一回,他就扫一回。后来邻居渐渐的出来责备倒垃圾的人,燕子矶头从此清洁了。
     教学生做事的第一个影响就是全校无事不举;屋角上,桌缝里都可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