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式管理的36个心理细节

中国式管理的36个心理细节

  • 字数: 19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 作者: 申明,宛一平??编著
  • 出版日期: 2010-03-01
  • 商品条码: 97878025539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中国人的人情世故为出发点,充分考虑中国人的优缺点,构建和谐、和乐、合理、合适的中国式高效能团队。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优选的管理,只有最合适的管理,而最合适的管理就是本土化的管理。
契合:国人个性与心理特征
融合:古今中外管理文化
整合:传体与现代的管理精妙
管理中国人,就要“知己知彼”、因人而异地实施符合中国人行为心理特点的决策和管理行为。这就要求“用智伐心”,即先要真正掌握他们的心理节奏,搔到他们的“痒处”,方能动其心而顺己意,达到《孙子兵法》中“和衷共济”,“上下同欲者胜”的管理境界。
玩古思今 赢战未来
洞悉国人心理特征 让管理一击中的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统治、严苛政策的高压让国人“修炼”出了活路的脑筋,使之很难管理,也很难对付。他们顺而不从,奉行中庸之道,攀比从众心态重,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等等……真正高境界的管理,恰恰在于对人对己内心世界的洞察与感知。本书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土壤,列出了36种中国人典型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式管理方式,其特有的亲和力和凝聚力非常适应中国人的民族特性,对于企业管理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目录
含蓄内敛与见微知著
排他性与“矩阵组织”
爱面子与“指桑骂槐”
重人情与发挥“感应力”
讲义气与留下“庸人集团”
中庸之道与“持经权变”
表里不一与“红脸白脸”
敏感多疑与“透明化管理”
安于现状与“压担子”
“不以成败论英雄”与奖励犯错误
平均主义与自由创新机制
从众心态与“逆赂投资”
对“势”的敏感与“激情造势”
模糊逻辑与“感知考核”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与海尔“市场链”
攀比心理与“工资保密”制
爱吉利与“暗示激励”
圈子文化与“打破小圈子”
完美主义与“半糖主义”
畏服权威与“杀一儆百”
……
摘要
    
中国几千年来便是封建的小农经济为主体。农民的特点是自给自足,只要把地种好了,税和地租交了(中国现阶段的农民除外),其余的都是自己的,和外界的交换比较少。因此农民的性格必定是以自我为中心,少有合作精神,没有规则意识。这种心理的传承,使中国人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利益,眼界比较狭隘,喜欢在同一个圈子里勾心斗角,自相残杀,互相拆台。当一个人获得成功并超越了别人的时候,他们身边的人不是想怎么奋起直追,而是首先想怎么把他拖下来。在封建时代,且不用说一国之内官场内部的互相倾轧,就是皇族的一家之间都会出现因为争权夺利而“前见兄杀弟,后见子弑父”这样的悲剧。
     这种窝里斗的根源是什么呢?心理学大师阿德勒发现: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恰恰是优选的。在人的潜意识里,有些兄弟姐妹之间的怨恨反而比一般人之间更多,因为在没有弟妹之前,他们享受着父母的全部关注,但一旦有了弟妹,父母的关注点就转移到这更小的孩子上,兄姐不可避免地感到失落,很可能在幼小的心灵中产生对弟妹的嫉妒怨恨。弟妹懂事后,发现有比自己更强大的兄姐存在,同样有可能会产生嫉妒。曹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感叹也印证了这种说法。
     而中国的儒家思想“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亲情意识深植于中华民族潜意识,于是国人最善于通过和广义的“兄弟姐妹”——一也即同事、同学、亲人、同胞竞争而获得利益,这就是国人的“窝里斗”的原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