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材不材斋史学丛稿(精)

材不材斋史学丛稿(精)

  • 字数: 7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祝總斌 著
  • 出版日期: 2009-12-01
  • 商品条码: 97871010714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纯属偶然。
在中学读书时,我数学学得不错,原打算毕业后考理工科。不幸因为家庭发生变故,1946年高中二年级结业后不得不辍学。一年以后再以同等学力报考大学时,没有学过高三数学、物理等课程的我,只得选择了因爱看小说而比较感兴趣的中国文学系。同等学力的录取比例据说是百分之五,我自然对报考名牌大学特别是北京大学,想也不敢想。大学考上了,自己并不满意。1948年春来到北平,由于特殊原因,先是在华北文法学院借读,秋后又转为正式生。1949年北平解放,不久我便走上了工作岗位,到过农村,下过部队。到这时为止,我对中国古代史还是很陌生的,有关知识也极浅薄(仅在大学裹学过一点点)。用“一穷二白”去形容,决不过分.然而命运却注定要把我与中国古代史拴在一起,拴一辈子。1954年,由于某种机遇,我被调到北大,先在法律系辅导、讲授中国政治、法律制度史,开始部分涉及中国古代史;后转历史系,从此便专门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研究工作,直到今天。
目录
我与中国古代史(代序)
《史记》神农氏、炎帝为一、为二说考辨
史佚非作册逸、尹逸考
有关《史记》崇儒的几个问题
有关《史记》歌颂汉王朝的几个问题
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
关于汉代御史中丞的“出外”、“留中”问题
魏晋南北朝尚书左丞纠弹职掌考——兼论左丞与御史中丞的分工
都督中外诸军事及其性质、作用
试论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
“八王之乱”爆发原因试探
试论东晋后期高级士族之没落及桓玄代晋之性质
晋恭帝之死与宋初政争
刘裕门第考
素族、庶族解
从《宋书·蔡兴宗传》看封建王朝的“废昏立明
《梁书·何敬容传》“宰相皆文义自逸”句考释
评魏晋宋齐“儒教沦歇”及“近世取人,多由文史”说
关于北魏行台的两个问题
高昌官府文书杂考
关于我国古代的“改法为律”问题
略论晋律的“宽简”和“周备
略论晋律之“儒家化
“律”字新释
关于魏晋南北朝“弃市”刑为绞刑说
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附论古代的人治与法治
古代皇太后“称制”制度存在、延续的基本原因
试论我国古代吏胥的特殊作用及官、吏制衡机制
试论我国古代吏胥制度的发展阶段及其形成的原因
略论中国封建政权的运行机制
正确认识和评价八股文取士制度
《四书》传播、流行的社会、历史背景
关于朱熹《答陈齐仲(书)》
戴震的理欲说应该重新评价——试论其对程朱理欲说的歪曲与妄评
王荆公诗“作贼”说质疑——试探唐宋及其以前指斥诗歌剽窃的标准问题
铜钲与悬鼓——苏东坡诗一个“出典”的商榷
董小宛人宫说始于何时——兼略探吴梅村《清凉山赞佛诗》的创作意图
后记
摘要
    
第二,既然过去一直使用经典有征之庶姓、庶族等词,为什么这一段时期又会出现在许多场合和它们涵义接近相同的新词“素姓”、“素族”呢?我想大概有两个原因:
     首先,和这一时期素字被广泛使用于褒词中紧密不可分。素字早在儒家经典中作质朴无文解,就具褒义。《礼记。郊特牲》曰:“乘素车,贵其质也。”又曰:“酒醴之美,玄酒(即水)明水之尚,贵五味之本也。……大羹不和,贵其质也。大圭不琢,美其质也。……(祭天时)素车之乘,尊其朴也。”郑注把此段经文概括为“尚质贵本”四个字。这个精神直到魏晋南北朝依然未变。如何晏之《景福殿赋》:“绝流遁之繁礼,反民情于太素。”不管何晏本人品德如何,至少说明当时正统观念把“太素”看得重于“繁礼”。《南齐书》卷九《礼志上》:“至敬无文,以素为贵。”也是此意。另一面,魏晋以后玄学流行,从老庄思想的角度,也强调朴素。《老子》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庄子·天道篇》:“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郭象注:“此皆无为之至也。有其道为天下所归而无其爵者,所谓素王自贵也.”同书又说:“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成玄英疏:“夫淳朴素质、无为虚静者,实万物之根本也,故所尊贵,孰能与之争美。”这些地方之“素王”、“朴素”之内涵,和儒家经典虽然不同,但“素”字乃美义则无差别。正是在这种学术思想影响下,“素”字作为朴素、清白之义大量构成褒词,南朝尤为突出,如儒素、风素、坟素、贞素、真素、退素、闲素、雅素、廉素、纯素、德素等。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