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的跨越-中国成功发射澳赛特B1通信卫星

新的跨越-中国成功发射澳赛特B1通信卫星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 马夫
  • 出版日期: 201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46318936
  • 版次: 0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共和国故事?新的跨越:中国成功发射澳赛特B1通信卫星》介绍: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编写了《新的跨越?中国成功发射澳赛特B1通信卫星》。《新的跨越?中国成功发射澳赛特B1通信卫星》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目录
一、签约决策
决定发展商用发射服务
中美两公司合作签约
中央批准研制“长2捆”

二、突击攻关
组织突击研制“长2捆”
军民紧张抢建发射基地
对外协调确保发射顺利
“长2捆”首次试射成功

三、抢险排障
第一次发射“澳星”失利
发射现场进行紧急抢险
吊装战士紧急抢救“澳星”
火箭残体被运回北京
查明发射故障的真相
中美澳三方继续合作
火速组织再造“长2捆”

四、发射成功
精心准备第二次发射
拍板进行现场直播
第二次发射取得成功
举国欢庆“澳星”发射成功
第二颗“澳星”发射升空
再度合作发射第三颗“澳星”
摘要
    1985年5月的一天,一支由4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出现在日内瓦国际空间商业会议上。
     一开始,他们并没有引起各国代表的注意。在各国代表看来,中国代表团也许只是前来旁听的。
     48小时后,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当轮到中国代表发言时,代表团团长陈寿椿走上讲台,他拿出的讲话题目竟然是《中国为世界提供发射服务的可能性》。紧接着,陈寿椿将宣传资料的录像一放,各国代表不得不刮目相看。
     其实,这只不过是深谋远虑的我国航天人向世界航天界首次试放的一个小小的“探空气球”。
     没想这“探空气球”刚一放出,敏感的同行们便很快有了反应。
     第二天,法国一家报纸就在醒目位置登出一则消息:
     羽毛未丰的中国航天技术要参加国际竞
     争……
     一个月后,我国航天工业部预先研究局副局长、长城工业公司副总经理乌可力带领中国代表团前往巴黎参加航展,让中国的航天成果在世界首次亮相,正式拉开了中国航天技术走向世界的序幕。
     同年10月,我国航天界正式向全世界宣布:
     “长征”火箭进入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承揽国际发射业务!并负责培训技术人员!
     这是我国航天界贯彻对外开放方针,开展国际间航天技术合作的重大举动。
     当时,我国航天人的真实意图是,用中国的低轨道运载火箭配美国现成的卫星,作为对已选用航天飞机发射用户的一个替代或补充,从而让中国的火箭进入国际市场。
     由于我国的“长征”火箭采用现成的成熟技术,因此,可以大大降低发射成本。
     那么,我国航天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作出这样的决策的呢?
     我们知道,我国的航天技术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85年刚好整整30个年头。
     这30年中,头20年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技术储备。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航天事业得到了靠前的大发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