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图说环境保护

图说环境保护

  • 字数: 43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03-01
  • 商品条码: 97875608415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高等学校公共课程教材,面向不同专业,以图说形式编著,结合目前近期新循环经济科技发展、融合不同领域可持续发展创新,系统、形象地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对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思考,并结合不同专业领域环境保护的需求加以实例介绍。
    本书共分为4篇14章。靠前章“环境学科发展”、第2章“环境问题”、第3章“可持续发展”由周雪飞编著;第4章“水、气、固废污染及其防治”由陈宇辉、张亚雷编著;第5章“物理性污染及防治”由蒋明、张亚雷编著;第6章“生态系统与受损生态系统修复”由邓欢欢编著;第7章“能源与环境”由谭洪卫、沈昭华编著;第8章“交通与环境”由杜豫川编著;第9章“建筑与环境”由陈易编著;靠前0章“工业设计与环境”由李丽娜编著;靠前1章“食品安全与环境”由祝华军编著;靠前2章“优选气候变化及其应对”由李建华、姜德刚编著;靠前3章“环境规划与管理”、靠前4章“环境人文观”由苏鸿洋、夏芬编著;由周雪飞、张亚雷总体统稿集成。
目录

第Ⅰ篇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 环境学科发展
    1-1 环境
    1-2 多学科交叉的环境科学
    1-3 环境工程学的发展及其研究内容
  2 环境问题
    2-1 全球环境问题
    2-2 当代中国环境问题
    2-3 解决环境问题的重大行动
  3 可持续发展
    3-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
    3-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征
    3-3 可持续发展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反思与创新
    3-4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3-5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Ⅱ篇 环境保护技术与方法
  4 水、气、固废污染及其防治
    4-1 水污染及其防治
    4-2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4-3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
  5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5-1 噪声污染
    5-2 电磁辐射污染
    5-3 光污染
    5-4 热污染
    5-5 放射性污染
  6 生态系统与受损生态系统修复
    6-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内涵
    6-2 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生态平衡
    6-3 生态系统健康
    6-4 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
    6-5 城市生态系统
第Ⅲ篇 人工环境的保护技术与方法
  7 能源与环境
    7-1 能源结构与环境的关系
    7-2 能源消费与环境影响
    7-3 能源利用效率与环境改善
    7-4 新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8 交通与环境
    8-1 交通运输的环境影响
    8-2 交通污染的控制政策
    8-3 低排放汽车技术
    8-4 道路工程环保技术
  9 建筑与环境
    9-1 建筑与环境
    9-2 绿色建筑
    9-3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9-4 绿色建筑的设计实例分析
  10 工业设计与环境
    10-1 工业设计与环境影响
    10-2 绿色(工业)设计的准则与评价方法
    10-3 绿色(工业)设计方法
    10-4 绿色(工业)设计的应用
  11 食品安全与环境
    11-1 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
    11-2 食品安全的资源环境
    11-3 食品安全的生产环境
    11-4 安全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管理
  12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应对
    12-1 全球变暖的加剧
    12-2 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控制对策
    12-3 碳减排的具体实施与政策支持
    12-4 国际对温室效应的控制行动
    12-5 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合作的思路与原则
    12-6 我国对温室效应的控制措施
第Ⅳ篇 环境管理与文化
  13 环境规划与管理
    13-1 环境政策
    13-2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13-3 环境经济学
    13-4 环境评价
    13-5 环境规划
  14 环境人文观
    14-1 环境保护历史传承
    14-2 环境伦理学与哲学
    14-3 全球合作与国际交流
摘要
    (1)海平面上升。温室气体的增加引起地球表面温度的上升将导致海水受热膨胀、冰川和格陵兰及南极洲上的冰溶解使海洋水分增加,因而造成海平面上升。海平面的显著升高首先严重威胁低地势岛屿和沿海低洼地区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影响并直接导致移民问题。同时,由于海水入侵所造成的淡水资源破坏将危害到饮用水的保障并对沿海农业造成重大损失。
    (2)水分平衡变化。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优选降雨可能会增加,但是地区性降雨量的改变仍未知。某些地区可能会有更多雨量,有些地区的雨量可能会减少。此外,温度的提高会增加水分的蒸发,这给地面上水源的运用带来压力。
    (3)对生态的影响。生态系统和物种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演化,但该过程很好缓慢。如果环境急变,物种来不及变异和适应,就可能被淘汰。气候变暖,气候带迁移,植物带就会重新分布,南方的植物就会向北方延伸,赖以生存的动物迁移不及就会灭绝,生态平衡将被打破。
    (4)对农业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有正面和负面双重影响。正面影响:一是CO:浓度升高后,植物光合作用会有所增强,其生产力会随之提高;二是气温升高后使部分高山、高原和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得适宜,有助于提高产量;三是降水量的增加也会促进作物生长。负面影响:一是改变农产物的地域分布,造成中纬度内陆地区干旱程度增加,引起作物减产;二是气温升高会使作物耕作周期缩短,物质积累有所减少,质量下降;三是海平面上升会增加沿海和平原地区的洪涝灾害和土壤盐渍化程度。此外,一些学者认为,气温升高会使农业病虫害、台风和干旱影响有所加剧,从而造成减产。
    (5)影响人类生存的其他问题。气候的变化将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影响,而且大多数是不利的影响。直接影响就是当温度变化超出一定的冷热限值时就会增加发病和死亡的危险;间接影响是指由于温度升高,使得由饮用水和食品污染引发的各种媒介疾病的发病率提高。
    …… <!--  properties end-->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