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车辆—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

车辆—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

  • 字数: 3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学毅 王平
  • 出版日期: 2010-03-01
  • 商品条码: 978756430535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车辆-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比较系统地总结了轮轨系统动力学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及进展,全面地构建了车辆-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计算模型、计算参数及计算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典型的应用研究情况,旨在为相关专业的研究者或研究生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刘学毅,1962年8月生,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铁道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铁道部中青年科技拨尖人才。中国铁道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和编辑委员会委员。先后承担并完成重量、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承担各类技术服务、咨询、设计与开发项目40余项,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其它各类奖6项。在轮轨系统动力学、高速重载轨道结构、轨道变形失效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突出成绩,多项研究成果在生产实际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我国重载、提速和高速铁路运输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轮轨系统动力学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车辆-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车辆振动分析方法
  第一节 应用哈密尔顿原理建立振动方程组
  第二节 车辆垂向振动的分析模型与方程
  第三节 车辆振动方程的求解
  第四节 轮轨间蠕滑力的计算与修正
  第五节 车辆蛇形运动稳定性
  第六节 车辆动态曲线通过
第三章 轨道振动分析方法
  第一节 轨道振动分析的计算模型
  第二节 叠合梁模型轨道垂向振动分析
  第三节 连续弹性支承轨道横向和纵向振动分析
  第四节 弹性点支承轨道垂向振动有限元法求解
  第五节 弹性点支承轨道垂向振动模态法求解
  第六节 轨道振动的频域分析
第四章 路基振动分析方法
  第一节 道床及路基的振动参数计算
  第二节 路基振动分析的分层建模方法
  第三节 路基振动分析的其他建模方法
第五章 轮轨系统耦合振动分析
  第一节 轮轨振动耦合关系
  第二节 车辆-轨道耦合振动分析模型
  第三节 连续弹性支承轨道耦合模型的导纳方法求解
  第四节 车辆-轨道垂向耦合振动模型的有限单元解法
  第五节 半车一轨道空间耦合振动模型的有限单元解法
第六章 车辆-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的应用研究
  第一节 车辆-轨道-路基振动系统中的参数
  第二节 轨道合理刚度及其匹配关系的研究
  第三节 道岔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
  第四节 钢轨波形磨耗成因及预防减缓措施
  第五节 高速铁路轨道位移波研究
  第六节 车辆-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的其他应用
参考文献
摘要
    由弓网、列车(机车或动车、车辆)、轨道、路基(或桥梁、隧道等轨下基础)组成了一个轮轨大系统。有关轮轨系统振动特性、振动响应和各部分动力作用关系的研究,称之为轮轨系统动力学。轮轨系统动力学的研究领域宽广,研究内容也十分丰富,通常来讲,只要是针对轮轨系统中的某一个动力学问题进行动力学建模和分析的研究,都可归入轮轨系统动力学的研究范围。
    随着铁路高速、重载运输的发展,旅客列车的运行速度与货运列车的牵引质量在不断提高,轮轨系统中的各种振动加剧,与动力学相关的问题便越来越突出。应用动力学的原理和分析方法,研究解决轮轨系统在线形与结构设计、施工与运营维护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高速列车的运行舒适性和安全性,优化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是轮轨系统动力学的主要研究目的和应用途径。
    本章中主要介绍我国重载、提速及高速铁路运输的发展概况及其中的主要技术问题,轮轨系统动力学的相关发展历程及现状,以及车辆一轨道一路基系统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应用途径等。 ……<!--  properties end-->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