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心香寄远--书信--艺文类聚

心香寄远--书信--艺文类聚

  • 字数: 1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孙华娟 编著
  • 出版日期: 2010-02-01
  • 商品条码: 978710107206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1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书信是一种重要的文体形式,它不仅是人类情感最真实的倾诉,也是人们交往、沟通的重要手段,许多书信本身就是很有文学价值、颇具艺术功力的散文佳作。本书收集了中国古代优秀、重要的书信,如《报任少卿书》、《与山巨源绝交书》、《与陈伯之书》等,直至今日,仍是人们一读再读的佳作。本书采用逐篇题解、逐段注译的形式,展示此类文章的主要特点、发展演变及重要篇目。装帧考究,插图精美,美文美图,赏心悦目。
目录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
杨恽  报孙会宗书
陈琳  为曹洪与魏文帝书
曹丕  又与吴质书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
王羲之  游目帖
王羲之  与谢万书
    附:又遗谢万书(王羲之)
王献之  地黄汤帖
    附:奉别帖(王献之)
丘迟  与陈伯之书
吴均  与朱元思书
    附:与宋玉山元思书(刘峻)
王维山  中与裴秀才迪书
李白  与韩荆州书
韩愈  与孟东野书
白居易  与元微之书
欧阳修  与高司谏书
苏轼  答秦太虚书
苏轼  与谢民师推官书
朱熹  答陈同甫
    附:丙午复朱元晦秘书书(陈亮)
袁宏道  与丘长孺书
侯方域  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
柳如是  河东君尺牍(选一)
袁枚  再答尹公
    附:答两江制府尹公(袁枚)
许思湄  谢胡峙斋转寄家信
龚自珍  与人笺五
摘要
    报任少卿书
         司马迁
         题解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前145或前135—),承袭了父亲司马谈的史官职位,也承袭了父亲没能完成的为大汉修史的遗愿。在横遭李陵之祸以前,司马迁已在太史令的职位上勤勉有十年之久:整齐故事、编次旧闻,并且已经开始撰写了部分篇目。但就在武帝天汉三年(前98),李陵战败降于匈奴,司马迁为之辩护,触怒武帝,被下狱,面对死亡还是腐刑时,司马迁选择了后者。之后,司马迁被任为中书令,职位也许很是尊崇,但这封信为我们展示了他沸涌的内心。此信是写给故人任安的,少卿是任安的字。写作时间正是在司马迁任中书令期间、具体则为太始四年(前93)十一月。之前,益州刺史任安给司马迁写信,让他尽臣下推贤进士之责。司马迁迟迟没有答复,其原因,恐怕是李陵一事的深刻教训,还有身为宦官的深深的耻辱感,后者正是司马迁一再在信中谈到的。但他终于又以此信回复了任安,因为世事难料:任安因事下狱,很可能在当年年底就被处死,如果再不回复,苦衷也许就永远不会被对方体谅了,自己也将永远心存负疚。任安未必是司马迁的知己,但在这封信里,以一个久为耻辱悲愤所浸泡的心灵向一位可能不久于人世的朋友发言,司马迁的笔端是抑制不住的激愤,他一再写道,此事难以向俗人说明,期待的是对方如今或许可以理解自己的深衷。司马迁流露的心情当然是极为迂曲萦的,但他并不太讲求文辞的完美,实际上,文中有的地方并非是经济和节制有度的表达,他的情绪主导了他的文辞。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