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体制雷达对抗导论

新体制雷达对抗导论

  • 字数: 446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锡祥
  • 出版日期: 201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640294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5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用大量的文字、理论分析、试验数据、计算数据和图表,介绍了对新体制雷达的干扰原理、干扰方法、干扰机及被保护目标间的配置距离和干扰效果。重点阐述的内容包括:雷达和雷达对抗的发展;对合成孔径雷达的干扰技术;对脉冲压缩雷达的干扰技术;对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干扰技术;一机对多制的干扰技术;对不同体制雷达安装在不同平台上的有效干扰压制区和干扰暴露区的分析计算;对相控阵雷达的干扰技术;对双(多)基地雷达干扰技术;雷达干扰机在解决所需要的等效干扰大功率、高接收灵敏度、宽频带和多频段多天线间的收发隔离宽带天线技术等技术。
本书还介绍了对干扰机主要参数的设计和计算方法及一些参数的实用取值,对干扰机天线的收发隔离和单一平台安装多频段多天线的综合收发隔离顶层设计,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数学模型。
本书内容丰富、新颖、实用,概念阐述清楚、理论推导严谨、分析举例切合实际、结论明确。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对抗及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资料和各级军事指挥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雷达和雷达对抗的发展
1.1雷达的发展概况
1.1.1 雷达的起源
1.1.2 雷达的基本原理
1.1.3 雷达的基本方程
1.1.4雷达的基本组成
1.1.5雷达的主要弱点
1.1.6雷达的频率
1.1.7各类目标的反射面积典型统计平均值
1.1.8 雷达天线
1.2雷达对抗的发展
1.2.1国外雷达对抗的发展概况
1.2.2我国雷达对抗的发展概况
1.2.3雷达对抗技术发展概况
1.2.4常规脉冲雷达的干扰方程
1.2.5对圆锥扫描雷达的干扰
1.2.6对隐蔽圆锥扫描雷达的干扰
1.2.7对单脉冲跟踪雷达的干扰
1.2.8对捷变频雷达的干扰
1.2.9对"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的对抗
1.3电子战向信息战方向发展
1.3.1信息化作战的战场概况
1.3.2信息战与信息化作战的概念
1.3.3用信息战对付信息化作战
第2章对合成孔径雷达的对抗技术
2.1 SAR的工作原理
2. 1.1 AR方程
2.1.2 SAR的组成
2.1.3 SAR的重频选择
2.2 SAR的干扰原理
2. 2.1 SAR的干扰方程
摘要
    1.1.5雷达的主要弱点
     雷达从用于实战发展到现在已有70多年的历史,在这些年里可以说是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信息作战主要支柱之一,是远距离准确打击武器的主要组成之一。
     正因为雷达在信息化战争中非常重要,从事雷达对抗的设计师才要千方百计地寻找它的漏洞和薄弱点,并对此攻击使其失去应有的效能。归纳起来雷达有如下弱点。
     (1)不论是有用信号还是有害信号,只要频率在雷达接收机的通频带以内,它都可以进人接收机,使一些有害信号影响了雷达对有用信号的提取。干扰机就是利用它的这个原理性的弱点,把有害信号送人雷达接收机,使它难以正确地提取有用信息,降低或破坏雷达的正常工作。
     (2)不论什么物体,只要能反射无线电信号,雷达都可以接收。这些反射的物体,有的是雷达需要接收的目标回波,有些反射物体是雷达需要发现的目标,有些反射体产生的反射信号对发现有用信号具有有害的影响。由于雷达有这个特点,干扰研制者就利用一些其他的反射体反射大量的假信息,给雷达的检测带来困难,影响它发现有用目标信号。
     (3)地杂波、海杂波、气象、鸟群,这些非人为有意干扰,对雷达都会造成提取有用信号的困难。为此雷达设计师花了不少精力,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消除这些杂波,相反这些杂波帮了雷达干扰者的大忙。
     (4)人为干扰,就是把干扰的频率准确地对准雷达的频率,再调制一些雷达很不愿看到的信号,使雷达的有用信号很难提取或丢失,或让雷达提取一些难以识别的假信息,这就是人为干扰。即便是雷达操纵员知道了这些干扰,也无法剔除。因此,可以说雷达会受干扰,这是必然的现象。
     (5)雷达天线是雷达系统组成的重要分系统之一。它可以发射有用信号,也可接收有用信号,但它不可避免地要接收干扰信号。特别是雷达天线由于加工的误差和馈源的遮挡及口径上电流分布形式,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副瓣,这就为掩护式的副瓣干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掩护式干扰和航迹欺骗干扰有机可乘。
     (6)不论何种体制的雷达,它能够正常地提取有用信息,就必然有一个信噪比的要求,这个信噪比可能是大于1,或是小于1或是等于1。当干扰信号使它的信噪比不满足这个要求时,它就不能提取有用信息,或者说雷达受干扰了。这个信噪比或是干信比,不同体制的雷达有不同的要求。这个干信比在雷达的干扰中称为干扰压制系数,是计算雷达干扰等效功率时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论民用还是军用,雷达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许多民用方面的雷达在战时也属于军用的范畴。可以说在信息化作战中,没有雷达的支撑就没有远距离准确打击。但雷达又有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使干扰有机可乘。因此,在信息化作战中,雷达和雷达对抗双方都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它在信息化作战中必然有一场恶战,谁能在雷达的对抗中获取主动,也将在战争中取得主动权。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