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教材/运管分册(第二版)

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教材/运管分册(第二版)

  • 字数: 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 谢永利 等箸
  • 出版日期: 2010-03-01
  • 商品条码: 9787114079863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山区高填方路堤涵洞结构特征,基于大量的实体工程调查分析和大规模的原位实测,通过大型有限元仿真计算与室内离心试验模拟分析,对山区高填路堤涵洞应用中的病害特征、受力性状、变形特性、减荷性状、结构选型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本书对公路涵洞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评价及工程优化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可供从事公路路基及涵洞设计、施工及研究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供相关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谢永利,男,1961年5月出生于山西芮城,党员,博士后经历。现为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靠前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协会(ISSMFE)会员;中国公路学会会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陕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997年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2001年被交通部批准为“交通青年科技英才”,2003年入选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靠前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公路岩土工程、公路隧道工程等。近年来,主持5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30项部省级重点项目。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专利10项(其中5项发明专利),已有1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成果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特别是关于黄土地区公路建设关键技术开展的研究,为该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经济意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目前涵洞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2  国内外涵洞工程的设计与理论发展概况
第二章  公路涵洞病害特征的调查研究
  2.1  概述
  2.2  公路涵洞病害调查资料简述
  2.3  涵洞病害特征分析
第三章  可用于涵、土工作性状研究的数值仿真技术
  3.1  概述
  3.2  数值计算技术
  3.3  材料本构模型
  3.4  计算模型确定
  3.5  仿真计算的内容
第四章  涵洞与土体相互作用性状的仿真分析
  4.1  填土的变形与受力特性
  4.2  地基土的变形与受力特性
  4.3  填土中塑性区的分布
  4.4  涵洞断面形式的影响分析
  4.5  涵土共同工作特性分析
第五章  高填方涵洞土压力特性仿真分析
  5.1  土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5.2  涵洞断面几何特性的影响分析
  5.3  填土特性的影响分析
  5.4  地基土特性的影响分析
  5.5  埋设地形的影响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公路涵洞减荷技术与作用性状的数值分析
  6.1  概述
  6.2  减荷措施的数值计算分析
  6.3  减荷措施下涵土与柔性填料共同工作特性分析
  6.4  减荷措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6.5  其他减荷措施分析
  6.6  小结
第七章  涵洞工程的实体试验研究
  7.1  概述
  7.2  实体工程(一)的试验研究
  7.3  实体工程(二)的试验研究
  7.4  EPS材料调荷措施的定量分析研究
  7.5  小结
第八章  填方路堤涵洞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8.1  概述
  8.2  试验相似原理
  8.3  涵洞离心模拟试验设计方案
  8.4  涵洞离心模型试验与成果分析
  8.5  小结
第九章  高填涵洞竖向土压力计算理论研究
  9.1  涵洞与土体受力变形的基本特性分析
  9.2  涵洞土压力计算的理论分析
  9.3  关于涵洞土压力公式的讨论
第十章  高填方涵洞结构受力性状与合理结构形式的探讨
  10.1  概述
  10.2  高填方路堤下涵洞结构受力性状分析
  10.3  涵洞合理结构形式分析
第十一章  公路高填方涵洞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
  11.1  概述
  11.2  涵洞的结构荷载法设计与计算软件
  11.3  涵洞设计荷载的合理取值分析
  11.4  涵洞结构的典型断面形式
  11.5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结构简化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
  11.6  公路涵洞施工技术探讨
  11.7  小结
  11.8  对涵洞概念设计的建议
参考文献
摘要
    3.统筹行业发展规划
    统筹运输行业发展规划就是根据行业发展目标,通过对整个运输行业活动的系统分析,对行业发展的规模、速度、重点、布局及行业结构进行统筹,制定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它是行业管理工作的行动指导,其实质在于对运输系统组织合理化进行构造和设计,规划的种类主要有行业总体规划、行业分类规划等。运政管理应当充分发挥运输市场规划对运输业发展的指导作用。
    4.运输活动的组织协调
    这里的组织协调,不是指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组织协调,而是对运输业户没有能力也不可能解决的企业间、地区间、部门间、运输部门子行业之间需要行政管理机构出面协调的运输组织活动。例如:节假日等特殊时期以及抢险救灾等应急运输活动组织协调,做好运输保障;协调各种运输方式良性衔接,实现"零距离"换乘;协调不同运输方式和统一运输方式内部运输经营者之间的关系,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公平竞争,维护良性的运输市场竞争秩序;协调好地区之间运输分工协作关系,安排跨省、跨地区运输,发展地区之间的运输合作,打破地区封锁和地方垄断,逐步形成区域统一的运输市场;协调好运输与其他行业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使行业发展处于良好的外部环境中。
    5.做好服务工作
    运政管理工作归根到底是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广大货主和旅客服务,为广大运输经营业户服务。当前,运政管理机构的主要服务工作包括: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发,坚持普遍服务,大力发展农村运输,推进城乡道路运输一体化,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从以信息化提升服务水平出发,坚持科技手段的应用,实行客运联网售票,构建运输信息服务系统,开通投诉咨询服务热线等;尽量简化行政许可手续,在营运证件审办、票证发放等日常工作中,尽量为经营者提供方便、减少麻烦,例如设立许可服务大厅等。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