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康巴唐卡--藏传绘画艺术吉祥瑰宝

康巴唐卡--藏传绘画艺术吉祥瑰宝

  • 字数: 40000
  • 装帧: 软精装
  • 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 作者: 杨嘉铭,目雅·丁增,杨艺
  • 出版日期: 2010-02-01
  • 商品条码: 978750323885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康巴唐卡》所编著藏传康巴地区唐卡名画124幅,画面斑斓、绚丽、夺目。佛、菩萨、罗汉宝相庄严,展现了藏区画师超凡脱俗的绘画技艺以及洁净虔诚的佛心。在藏传佛教的绘画中,主要是所缘佛菩萨造像,给修行者观想来建立自性中的本尊佛。
人人本具天真佛,本具大菩提心,大圆满见,宇宙万有,生死涅槃一切诸法,莫不包罗在自心本性——明空妙觉之中,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当你看到画的时候,画就是你,你就是画,画人同体。
目录
康巴唐卡——藏传绘画艺术吉祥瑰宝
印象唐卡
悠久的历史
丰富的类型
独特的技法
精美的装帧
鲜明的特点
特殊的环境
康巴藏传绘画三大派别、系统
噶孜画派在康区的传承和发展
门萨画派在康区的传承和发展
影响深远的朗卡杰绘画风格系统
三十五佛(13幅)
佛陀十五幻化图(13幅)
噶举金鬘(13幅)
十六罗汉图(7幅)
密宗本尊(9幅)
罗汉图(5幅)
注释
参考文献
附记
摘要
    3.就唐卡的画风而言,化石性地保留有唐卡绘画的许多特征。西藏唐卡与中原绘画的关系,甚至可以与汉地历史十分久远的幡画相联系。吐蕃时期的旗幡画是西藏唐卡的源头之一,敦煌时期的“幡”与吐蕃的幡画渊源关系更为直接。
     4.唐卡一词中的“唐”,“它直接指明唐卡这一艺术形式来源于唐文化的影响”。
     其实,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出现和形成,首先是离不开对本土民族的文化理解。这个文化理解应当是对本民族原生态艺术的自我审势和文化变迁过程中的适应。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对外来艺术成分的取舍和选择。在藏区,唐卡与壁画、装饰画虽然都属于美术或藏传绘画这一范畴,但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极具特色的综合艺术。一幅唐卡的完成,不仅包括绘画、装帧,还包括材料的来源、选用和制作,所以,应当全方位地对唐卡的早期源头进行考量才是。再则,在雪域西藏,大量考古发现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藏族的绘画艺术就已发端,而且在不断延续和发展。应当说,印度的布画和中原唐代的幡画以及绘画装裱、材料等都对西藏唐卡的初始和形成产生过重大影响。换句话说,西藏唐卡的起源与汉地和印度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如果仅仅认为西藏唐卡源于印度,或源于中原汉地,都是不全面的。而是同一时期两者作用于雪域的绘画艺术,又在藏民族对自己民族艺术文化理解的背景下,碰撞、取舍、融合而成的。那么,西藏唐卡起源于西藏早期本教传教布道的挂轴画和吐蕃时期悬挂的布面文书、布告的说法,也就不难理解了。唐卡,之所以成为西藏卷轴画像的专用词,以及西藏唐卡的特殊形制,充分表明了它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特色,而不是印度布画、汉地卷轴画的简单移植或翻版。在藏族历史传说中,认为西藏的第一幅唐卡出自松赞干布之手,便在于此。丰富的类型
     自7世纪以来,唐卡艺术已经历了1300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唐卡艺术体系得到了完善,门类也得到了较大的拓展。就唐卡的定义“卷轴画像”而言,其图像已经不是一个“画”字所能涵盖的了,它在材料质地、绘画题材、构图技巧和手法、尺寸等方面都发生了趋向成熟的变化,装帧部分也经过不断改革逐步形成一种特有的成熟定式,故而出现了多种相应的关于唐卡分类的方法。
     根据画师在创作时使用的材料质地,大多将唐卡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叫国唐。国唐中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