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电视新闻学

当代电视新闻学

  • 字数: 5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黄匡宇
  • 出版日期: 2010-02-01
  • 商品条码: 97873090697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当代电视新闻学》是一部全面、系统论述电视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的著作,包括史论篇、基础原理篇、系统控制篇、节目生产方法篇、从业人员素质篇5篇,计21章。全书融作者电视新闻从业13年体验及电视新闻教学研究30年成果于一体,诸多知识点系作者原创,为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师生、相关领域研究学者和一线从业人员提供了相对丰富的方法指引和理论参照。
作者借鉴语言符号学、视觉心理学、哲学、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学科基础原理展开研究,理论阐述严谨充分,实例解析深入到位,充分体现了作者“视野开阔、观点前瞻、立言求真、放言无忌、布言务实”的一贯著述风格,既是作者的心血之作,也是电视新闻学领域当之无愧的权威力作。
目录
序言 语言符号是蝴闻研究绕不开的基础一学术追求不可更改
第一篇 史论篇
第一章 电视新闻的起源及技术发展史略
第一节 电视新闻生发于电影新闻
一、电视新闻生发于电影新闻
二、“电影式电视观念”期待嬗变
第二节 技术是电视新闻成长不可或缺的物质平台
一、电视传播艰难的技术步履
二、电视个性设备为电视新闻的能指个性形成准备了条件
第三节 数字时代实现电视新闻传播的辉煌
一、数字摄像机提高了电视新闻采集的灵活性
二、数字技术使后期制作更加灵活快捷、质量更稳定
三、数字技术压缩了时空,实现了新闻的零距离共享
四、数字技术带来电视新闻节目载体的变革
第四节 DC、DV影像为电视新闻的能指影像真实提供信息保障
一、民众DC、DV影像为电视新闻突发能指图景提供信息保障
二、DC、DV电视新闻传播的平民化意义
第五节 视频影像为电视新闻的能指影像真实提供原始保证
一、能指、所指的契合程度是衡量电视新闻传播真实与否的根本
二、视频影像新闻的“能指”学理依据源自人的“窥视”本性
第六节 动漫影像为电视新闻的能指影像真实重建虚拟情境
一、电视新闻动漫能指叙事的传播形式与特性
二、电视新闻动漫能指叙事价值分析

第二章 英美电视新闻发展概况
第一节 英国电视新闻史略
一、BBC的“公共”理念
二、ITV的创新与BBC求变
三、平衡竞争的奥秘
四、新的竞争格局和电视新闻的变化
第二节 美国电视新闻的发展
一、最初的源头和动力
二、主流媒体地位的确立
三、新版电视新闻
四、“9·11”事件的影响及其后商业化的继续

第三章 中国电视新闻发展概况和现状
第一节 内地电视新闻发展概况
一、草创期:“信息少,时效差,无特色”(1958-1977)
二、发展期:延时增量,及时多元(1978-1989)
三、提高期:时效更强,形式多样,语态平和(1989-1999)
四、完善期:内容多元为王,形式完美是金(2000-2008)
五、多元期:电视新闻大家办,冲破垄断求发展(2009~)
第二节 港澳电视新闻发展概况
一、香港电视新闻成长期——“积极不干预”的殖民调控下初长成
二、香港电视新闻的发展期——回归前“放手发展”导致多元化
三、香港电视新闻的回归期——回归后的多元化稳定发展
四、澳门电视新闻发展概况
第三节 台湾电视新闻发展概况
一、独裁政治下的说教式电视新闻
二、政治民主进程中电视新闻逐步多元化
三、政治势力均衡纷争形势下电视新闻的针尖对麦芒

第二篇 基础原理篇
第四章 电视新闻的定义、特性与传播功能
第一节 电视新闻的定义与特性
一、什么是电视新闻
二、电视新闻的传播共性与特性
第二节 电视新闻的传播功能
一、播报新闻,传达政令
二、沟通舆论,影响舆论
三、交流信息,推动社会
四、传播知识,活跃生活

第五章 电视新闻事实论
第一节 事件真实:新闻事实是进入大众传播视域的本源事实
一、关于“新闻事实”的历史性定义
二、对于“事实”认知的哲学思考
第二节 过程真实: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体现为事件时空的真实
一、“新闻事实”是进入符号再现、反映过程中的事实
二、警惕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的隐性失实
第三节 “媒介事件”对新闻采访报道基础原理的反动
一、何谓“媒介事件”
二、“媒介事件”的虚假本质探讨
三、电视媒体的“媒介事件”系利益博弈使然

第六章 电视新闻的语言符号系统与抽象语言符号系统
第一节 语言符号系统构成总说
一、语言符号语言系统
二、非语言符号语言系统
三、电视新闻语言符号构成关系的模型创建
第二节 电视新闻的抽象语言符号系统
一、抽象音响语言的类别及作用分析
二、文字的类别及作用

第七章 电视新闻语言符号系统的具象语言符号子系统
第一节 电视新闻具象语言符号系统的基础性语言符号
一、线条,形状构成的基础因素
二、光线,影像视知的起点
三、色彩,情感主题的依据
四、影调,影像质地的保证
第二节 电视新闻具象语言符号系统的应用性语言符号
一、应用性图形语言符号的类别及作用
二、应用性声音语言符号的类别及作用
第三节 电视新闻具象语言符号系统的蒙太奇语言符号
一、蒙太奇的时间、空间统摄功能
二、电视新闻节目的应用范畴中蒙太奇的类别

第八章 电视新闻视听语言的双主体结构关系
第一节 电视新闻声画语言双系统结构对电影“画面叙述”观念的颠覆
一、电视新闻与电影故事片的声画结构系统各有不同
二、抽象语言在人类认知活动中的统领作用
三、抽象语言在电视新闻传播中地位的实证性研究
第二节 画面“证实性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巩固
一、画面“证实性主体”地位的确立
二、画面“证实性主体”地位的巩固
三、正视电视新闻画面情节不完整性的制约
第三节 电视新闻视听语言双主体关系理论辨析
一、“双主体论”是二分法和系统论的统一
二、“双主体关系”形成的生理基础

第九章 电视新闻记者“观看”基础论
第一节 电视新闻始于记者对社会的观看
一、观看=感觉+选择+理解
二、“感觉-理解”的轮回与电视记者的视知觉积累
第二节 电视新闻记者的观看与选择
一、随意观看无画面
二、“定睛一看”出精彩
第三节 记者采访的画面思维的培养
一、画面思维概念的提出与辨析
二、画面思维的基本特征
三、画面思维能力的训练

第十章 电视新闻传播时间论
第一节 时间的定义与意义
一、时间的基本特征
二、研究电视新闻时间的意义
第二节 电视新闻时间的微观认识
一、镜头的时间性
二、画面编辑中的时间
三、由电视新闻特性所决定的时间
四、电视新闻画面对时间的超越
第三节 电视新闻时间的宏观认识
一、电视新闻叙事中的时间
二、电视新闻收视的心理时间
三、现场直播中时间的实在性与连续性
第四节 强化时间节约意识,开发时间潜在资源
一、电视新闻时间节约的关键是取舍
二、积极开发电视新闻的时间资源

第三篇 系统控制篇
第十一章 电视新闻节目系统论
第一节 电视新闻节目的系统意识
一、电视节目系统的构成
二、系统意识是优化电视新闻的起点
三、电视新闻节目系统的结构控制
第二节 电视新闻节目子系统
一、不同标准下电视新闻的分类
二、电视新闻节目体裁分类

第十二章 电视新闻节目子系统之深度报道
第一节 深度报道的概念与渊源
一、什么是深度报道
二、深度报道的优势
第二节 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研究
一、电视新闻的“连续报道”
二、电视新闻的“系列报道”
第三节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与现场直播
一、现场报道的定义与特点
二、现场报道的发展
三、我国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存在的问题

第十三章 电视新闻节目子系统之纪录片研究
第一节 纪录片的兴衰
一、纪录片的兴起(1895-1910)
二、纪录片的发展(1922-1960)
三、纪录片的衰落(1960-1970)
第二节 中国电视新闻初期的电视纪录片
一、初期电视纪录片的电影纪录片胎记
二、中国初期电视纪录片的特点和新闻功能
三、“艺术性”祸害一时,数十年覆水难收
第三节 电视新闻纪录片概念的认定
一、电视新闻纪录片概念的认定
二、电视新闻纪录片的“真实把握”
三、不要让“访谈”破坏纪录片的机理结构
第四节 电视新闻纪录片发展空间广阔
一、中国电视新闻纪录片发展空间广阔
二、中国电视新闻纪录片的新生代

第十四章 电视新闻的言论
第一节 电视新闻言论的内涵和外延
一、电视新闻言论的内涵
二、电视新闻言论的外延
第二节 电视新闻言论节目的传播优势与形态
一、电视新闻言论节目的传播优势
二、电视新闻言论的常见形态
第三节 电视新闻言论自由与传播环境
一、言论节目的自由度受制于国家的宪法界限
二、言论节目的自由度受制于国民教育的程度

第四篇 节目生产方法篇
第十五章 电视新闻的采访
第一节 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和形式
一、电视新闻采访的基本特点
二、电视新闻采访的形式
第二节 电视新闻采访的方法
一、在采访中发掘新闻主题
二、镜前采访的方法
第三节 电视新闻画面的采访摄影要求
一、巧取画面角度,保证信息容量
二、坚持现场采访,保证时空一致
三、尊重采访对象,保证过程真实
四、坚持“挑、等、抢”,摒弃“摆、导、补”

第十六章 电视新闻画面的构成要素与规范
第一节 电视新闻画面构图的实体性因素
一、主体,新闻元素的主要载体
二、陪体,新闻主体的旁说元素
三、前景、背景,主体陪体生存的环境
四、后景,画面主体陪体的转换因素
第二节 构成电视画面的特殊因素
一、空白不是实体因素,没有具体的形象
二、空白在画面中的结构价值
第三节 电视新闻画面构图的规范特性
一、画幅比例的固定性
二、画面构成的连续性
三、画面内容的即逝性
四、画面构成的一次性

第十七章 电视新闻画面摄影方法论
第一节 电视新闻画面的摄影角度
一、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方向
二、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高度
三、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距离
第二节 电视新闻画面的长镜头和镜头运动
一、长镜头的起源及发展
二、长镜头的时间结构特性与应用
三、“运动长镜头”——镜头运动(移动摄影)
四、镜头运动的形式
第三节 电视新闻画面的光影控制
一、色温与白平衡的控制
二、光照强度的控制
三、光照方向的控制

第十八章 电视新闻细节应用论
第一节 电视新闻细节的定义和分类
一、电视新闻细节的定义
二、电视新闻细节的分类
第二节 电视新闻细节的特征
一、具有信息传播的凸显性
二、具有信息传播的单纯性
三、具有信息传播的证实性
第三节 电视新闻细节的作用
一、用以揭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本质,体现主题思想
二、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增强观众记忆深度
三、传递深度信息,增强电视新闻传播的时代感和真实性
第四节 电视新闻细节的采录
一、掌握“图形-基底”理论,提高记者对画面细节的发现能力
二、提高记者对画面细节和声音细节的捕获能力

第十九章 电视新闻的写作方法论
第一节 电视新闻文字稿不是“解说词”
一、电影的画外音“解说”不等同于电视新闻的画外文字声音
二、电视新闻的文字是完整的新闻
三、关于“文字稿”认定的旁证性研究
第二节 消息类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
一、电视新闻文字稿导语的写作
二、电视新闻文字稿主体的写作
三、电视新闻文字稿结尾的写作
四、电视新闻口播稿的写作
第三节 专题类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
一、电视新闻纪录(专题)片文字稿与画面的双主体关系
二、新闻(专题)纪录片文字稿的写作

第二十章 电视新闻的后期制作
第一节 电视新闻的声音处理
一、电视新闻有声语言的编辑要求与技巧
二、电视新闻音响的编辑要求与技巧
三、新闻类电视节目音乐元素的运用与编辑技巧
第二节 电视新闻的画面编辑
一、镜头的选择
二、镜头的组接
三、声画组合量的控制
第三节 常见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
一、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编辑与编排
二、专题类电视新闻的编辑
第四节 新闻照片的屏幕价值研究及运用
一、新闻照片屏幕语言构成价值的确认
二、新闻照片的屏幕传播功能
三、新闻照片屏幕价值的实现
第五节 屏幕文字的运用技巧
一、屏幕文字的类别
二、屏幕文字的传播功能
三、屏幕文字的构图形式
四、屏幕文字的运用技巧

第五篇 从业人员素质篇
第二十一章电视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质论
第一节 电视新闻从业者的政治素质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具备大局意识
三、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
第二节 电视新闻从业者的思想作风素质
一、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二、要有执著追求的敬业精神
三、要有优良的工作作风
四、要有高尚的职业操守
第三节 电视新闻从业者的业务素质
一、电视新闻从业者对知识与能力的认识
二、电视新闻从业者业务素质分论
第四节 用高素质保证新闻与真实同行
一、反假求真的靶示
二、反假求真的美学观念研究
三、电视新闻记者的职业素质备受考验
第五节 “情境再现”从本质上挑战了电视新闻时空的真实性
一、“物质现实的复原”是电视新闻应该恪守的本分
二、“情境再现”是对事件内容涉及的时间、空间变造作假
三、“情境再现”是“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自欺欺人
四、“扮演”以假乱真遭唾弃
后记 电视新闻传播研究追求的蝉蜕
摘要
    报饥荒、灾难、选举、流行歌星的行踪、动物故事和其他影响年轻人生活的一切事情,节目一开始就吸引了六七百万儿童。
     无论是BBC还是ITV的纪录片质量都在不断提高,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独立电视网制作的《消失的世界》、《战争中的世界》、《人类的上升》和反映工人家庭的纪实片《家庭》都是值得一提的佳作。监狱生活、男孩寄宿学校等封闭式机构的情况也在纪录片中曝光。电视新闻对于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的盛大婚礼,对于教皇保罗二世、美国总统里根、埃及总统萨达特先后遇刺,对于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52名人质获释等重大事件都及时做了报道,毋庸置疑地锁定了世界的目光。
     1983年电视新闻进军早间时段,1月17日6:30,BBC开始播出《早餐时间》节目。两周后,独立电视网的《早安,英国》也顺利开播。此后,无论是公营还是商业体系的电视台,演播室的讨论节目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总的来说,英国公营广播电视和商业广播电视两大体制并没有造成真正激烈的冲突,两者在新闻节目的编排、报道原则等方面没有根本区别,在竞争中也各自占据着平等的生存空间,节目此起彼伏,各有发展特色。这似乎与大不列颠民族善于妥协的传统有关。1642-1666年的英国内战和王朝复辟,双方都付出了血的代价。历史的教训告诉英国人,妥协是处理各种矛盾关系的优选途径。因此,英国人善于将妥协的原则应用于处理各种国内和国际关系,通过软性谈判达到双赢目标。大的方面优选的例子莫过于英国人运用妥协原则较好地处理与各殖民地的关系,保持了自身的荣誉和绅士风度。小的方面,通过各电视台节目编排的互相回避和分段播出,当某家电视台播出新闻时,竞争对手往往把类似节目安排在之前或之后播出,从而形成各自的优势,最终双方均得以健康发展。英国电视时事性节目早期的成功就与BBC和ITV之间的协定有关,双方商定在播出时事节目时不安排娱乐节目,从而保证了时事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
     妥协带来了平衡,也带来了繁荣。1982年11月独立电视委员会同意第四频道公司建立,但明确提出其办台原则是播出与独立电视网不同的电视节目,形成对独立电视网节目的补充。这样,原本BBC和ITV的竞争变为三家竞争,三家的整体特色各不相同。英国广播公司以严肃和高质量的节目为主,新闻和各类专题片是该台的主打产品;独立电视网与英国广播公司定位相似,但娱乐性增强;第四频道是独立电视网的补充,纪录片的高品位连BBC也自叹弗如。各家新闻节目也是要么时段错开,要么内容取向和表现形式不同。
     英国独立电视委员会规定,电视机构的主要频道周一至周五至少每天播出三档全国及国际新闻,并且平均每周一次时事节目。英国最主要的两大电视机构BBC和ITV一直遵照这一规定安排新闻节目。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