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插图本)

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插图本)

  • 字数: 3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10-01-01
  • 商品条码: 978710107102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7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不知您是否意识到,也许您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
    “五谷杂粮”有哪五谷“六亲不认”是哪六亲“株连九族”都包括谁
    为什么买“东西”不说买“南北”为什么“败北”不说“败南”为什么说话算数叫“一言九鼎”,换成“六鼎”“七鼎”行不行……
    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这本《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里找到答案。
    这里所说的“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同义,它不仅写在典籍里,更活在我们的生活里、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除了经典常识、制度法律、教育科技,传统的民生礼俗、戏曲曲艺、体育娱乐……也是本书要介绍的内容。
    这里所说的“常识”,有两个重点:一是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二是读书时经常遇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大家知其然但未必知其所以然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书只是采用杂志栏目式的方式,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许多重要内容、基本常识将在以后各册陆续回答。
    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严谨准确。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看起来一目了然。
    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目录
歌官典制
法律文化
民生礼俗
衣食住行
体育娱乐
哲学宗教
语言文学
书画艺术
戏曲曲艺
建筑园林
中华医药
摘要
    “司马”原来是姓吗
         “司马”一姓大家都很熟悉,历史上也有司马相如、司马迁、司马光等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其实,“司马”是古代的官名,后来以官为姓,成为姓氏之一。
         司马作为官职.在西周时开始设置,与司徒、司空并称“三有司”,亦称“三有事”。司马为朝廷重臣,掌管军政与军赋,常常统兵出征,所率军队为六个师或八个师不等,相当于大将军。
         春秋时,各诸侯国官制中都有司马一职。有的诸侯国还设有大司马,此外还有左司马、右司马作为司马的属官。不仅在官制中有司马一职,在军队中也设有此类官称,如晋军中有司马,是低于军尉的官职。
         战国时,军将或军师常常被称为司马,如《战国策·齐策》记载“禽燕之司马而反千里之齐,安平君(田单)之功也”,燕司马就是指燕将骑劫。在军队的将帅之下,还设有很多司马之职,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此外,地方的县、都也有司马的官,如秦有县司马。春秋战国的铜官玺中还包括很多的县、都的司马之玺。
         司马的官职到了汉代曾一度被取消,汉武帝时,改太尉为大司马,后世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侍郎称作少司马。汉代大将军统管五部,每部各设军司马一人。
         魏晋至宋代,司马为军府之官,总理军府事务,参与军事计划。隋、唐两代,州、郡、府中各设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自居易,《琵琶行》中就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而到了明、清两代,司马则成为府同知的别称了。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