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与伊壁鸠鲁:马克思《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博士论文》研究

马克思与伊壁鸠鲁:马克思《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博士论文》研究

  • 字数: 18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罗晓颖
  • 出版日期: 201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6177273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透过马克思这两个早期文本,我们得以见识丰富多姿的古希腊罗马的学问世界以及重要经典作家的作品,尽管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还非常粗浅,然而,它们对人性的透辟理解、对美好德性的执著持守、对生活的审慎态度以及对灵魂和生死的严肃思考……都无不深深地触动人心。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与伊壁鸠鲁,一位是现代的革命哲人,另一位是声名卓著的晚期希腊哲人,人生轨迹和追求接近不同,是什么把这两个名字连在一起?……
大学时代的马克思早已敏锐地觉察到,在古代哲人中伊壁鸠鲁特殊的思想品质和历史地位,并留下了大量的研究伊壁鸠鲁的文献,涉及几乎所有古代的伊壁鸠鲁思想的传承者与批评者,伊壁鸠鲁在西方思想目前的复杂形象从中可见一斑,而宗教与哲学的古老纷争更是在马克思的纵笔褒贬中展露无遗。我们感兴趣的是,在马克思《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所呈现的那个古代世界中,伊壁鸠鲁的思想命运如何浮沉;在《博士论文》中,又怎样遭逢了现代的命运……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革命哲人的起点:从普罗米修斯到伊壁鸠鲁
第一章 马克思与普罗米修斯
第二章 马克思为何看上伊壁鸠鲁
第二部分 马克思的古典视野:《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
第三章 马克思对文献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 马克思如何读西塞罗
第五章 马克思如何读卢克莱修
第六章 马克思如何读普鲁塔克
第三部分 与伟大的朴质唯物论者相遇: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第七章 《博士论文》谋篇结构描述
第八章 修辞描述
第九章 基本概念分析
结语:宗教批判的古典来源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第一章马克思与普罗米修斯
     第一节引 子
     众所周知,马克思博览群书,思想渊博,毕生致力于政治经 济、历史、哲学、法学、社会学等诸学科的研究,对文学的酷爱更始于少年时代。他曾渴望作一名诗人,后来,当他意识到自己成不了真正的诗人时,便将自己的诗稿和小说付之一炬,然而对文学的热爱并未随之消逝。他终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遍读古典和当代的文学作品,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文学批评原则。
     支撑这一广泛阅读的除了热情与才思之外,当然还有出色……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