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给自己注入积极基因

给自己注入积极基因

  • 字数: 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 刘翔平
  • 出版日期: 201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1765409
  • 版次: 2
  • 开本: A5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幸福的奥秘是什么?现代人为什么经常不快乐?怎样保持生命的很好状态?怎样走进一个洋溢积极的精神、充满乐观的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世界?来自美国有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接近不一样的心灵世界——积极心理学。相信你在了解了他的理论后,一定会超越自身的不快乐、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消极心态,以更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
快乐的第一法宝是宽恕是心;
快乐的第二法宝是顺其自然;
快乐的第三法宝是感激生活;
乐观是成功第三因素:成功=能力+动机+乐观;
Happiness=S+C+V;
幸福总指数=先天遗传素质+后天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力量。
内容简介
积极是什么?积极是一个行为过程,是一种积极的主观体验,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特征;是对过去充满宽容,对现实充满创造和热爱,对未来充满乐观。积极是让愉快的阳光驱散郁闷的黑暗。
积极心理学会告诉你幸福感是什么,如何获得快乐体验,如何积极地对待自我、如何积极地对待过去、现在和未来,如何使自己获得体验愉悦的能力,如何积极地恋爱、积极地工作,如何建立积极的家庭气氛,培养积极的孩子。
作者简介
刘翔平,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咨询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尤其对于青少年的情绪障碍和学习障碍有深入研究。他主张从改变人对事物的错误的看法入手解决心理障碍,一方面在要解决人的社会认知障碍,这个障碍歪曲了一个人对自我、社会和世界的看法,导致情绪困扰;而另一个方面就是解决人对自然界的认知障碍,即学习障碍,包括阅读障碍、数学障碍和书写障碍等。 刘翔平教授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实践工作,对于青少年的考试焦虑、上学恐惧、恋爱与沟通问题、人际交往、亲子沟通等问题,具有丰富的咨询经验。主持多项有关心理健康研究的课题,在全国各地为大学生、中学生、教师和家长开展专题讲座数百场,在各类学术杂志和报纸上发表有关心理健康的学术和科谱文章百余篇。
目录
序  让阳光照亮心灵
第一章  积极:现代人推荐的人生态度
一、积极是一种人格力量
二、害怕很好的变态心理学
三、积极的人生,积极的心理学
四、事先注入幸福就能抑制痛苦
五、幸福与财富关系不大
第二章  健康与不健康的负性情绪
一、面对挫折时的积极信念
1.与利益有关的认知
2.面对挫折与失败时的积极的信念
二、人的四种积极的和消极的信念
1.刻板的命令与充分的选择
2.惊呼的与非惊呼的信念
3.低挫折容忍与高挫折容忍的信念
4.贬低自我、他人和世界与接受自我、他人和世界
三、健康的与不健康的负性情绪
四、健康的负性情绪与健康的行动
第三章  幸福比成功更重要
一、幸福与成功是两架独立的钟表
1.成功之钟与幸福之钟各自走着,几刻你是成功者也是幸福者
2.炭火跑道上的舞者风光无比,松弛生活的乐者也有滋有味
二、幸福的奥秘
1.幸福的公式
2.影响幸福感的先天遗传因素
3.环境影响幸福
第四章  指向自我的积极:自我接纳
一、我就是我,所以我用不着责备自己
二、无条件地接纳自我
三、我在故我好
四、区分积极的人格与行为
五、不要试图评价自我
六、积极与自我认同
七、大学校园中的不就业族与自我认同混乱
八、平衡表
九、少一点个人主义,对自己宽容一些
十、我很忙,所以无暇思考自我
第五章  指向过去的积极:一遗忘、宽容与感恩
一、学会遗忘
1.遗忘需要勇气
2.选择遗忘所遵循的两个标准
3.如何才能遗忘
4.有些事情就是用来遗忘的
二、珍藏美好的回忆
三、学会宽容
四、学会感恩
第六章  指向未来的积极:乐观
一、乐观是成功的第三要素
1.悲观比乐观更加容易
2.乐观的人与悲观的人看待事物的方式
不一样
3.乐观的人更加健康长寿
4.乐观的人更容易事业成功
二、如何用乐观精神战胜抑郁症
1.抑郁症是现代社会的心灵杀手
2.抑郁症的认知分析
3.反驳抑郁症的积极思维方式
第七章  指向现实的积极
一、神经症人格之核心缺陷:行为的愉快体验过少
二、面对现实的积极:接受不完满与坦然
  ……
第八章  积极的爱与消极的爱
第九章  工作的积极
第十章  积极地对自己说话
第十一章  建立积极的家庭气氛,培养积极的孩子
摘要
    
第一章  积极:现代人推荐的人生态度
         一、积极是一种人格力量
        由于职业的关系,我经常与心理不健康的儿童或者成年人打交道,每每咨询过后,都会感觉到心情有些沉重。我在想,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免于心理疾病的人?那些整日快乐开朗的人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同样作为人,人的心态却具有如此大的差别,好像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人是不是只熟知病人的世界,而疏远了心理健康和积极状态的人的世界?那些积极状态的人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环顾四周,我觉得还是有一些特别优秀的人,这些人不一定是最成功和最有成就的人,但一定是最幸福和最快乐的人。他们达到了人生的很好状态,也可以叫做积极状态。
     所谓积极首先具有相对的意义,它是指消极的反义词。消极意味着被动、退缩和心理防御。积极意味着主动、自主、进取、爱和创造。
     还是让我们结合经验来描述和定义什么是积极吧。积极不是一个固定的结果和最后的结局,而是一个行为的过程,包括这个过程的主观体验。积极与个人选择有关,是指个人选择一个最能适应环境和发挥了优选潜能的行为,是一个人已经把所有的力量都运用到了极限而问心无愧的人生态度。一个身患绝症的人和一个处于创作状态的作家,虽然所面临的人生任务是如此不一样,可在积极状态上可能是一样的。只不过前者是通过与疾病作斗争而感受到生命的勇气,而后者是陷入创作高峰体验而感受到生命的激情。两者是不可比的,没有量的规定,而在质的规定上是一样的。
     此外,积极只能与消极相比,或者与心理不健康相比,而不能与另一个积极相比。积极是指主观上的感受,包括一个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而人的感受不好与另一个人相比,只能与自己的过去感受相比,所以我们不能比较两个人的积极:科学家和下岗工人都有自己的积极,前者是实验室中对科学的献身,而后者可能体现在对小时工的敬业中。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