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东渡

东渡

  • 字数: 27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 作者: 王强
  • 出版日期: 201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14458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穿越时空,辩迹寻踪,孜孜以求一个很古老的传说与传奇……
为把徐福看得更清晰,我曾从天津新港乘燕京号,沿着我猜测的徐福(和后来遣唐使)走过的航线直航神户,想象徐福也曾如我船夜航濑户内海,只是两千多年前的沿岸不似今天灯火通明。
内容简介
瀚海斯人逝,楼船终不还。疑窦两千载,纷纭一案悬。破解两千多年前徐福东渡玄机。秦俑面孔,西风古道,虚无缥缈的神山仙药,神异方士的鬼踪魅影,下落不明的童男女,西伯利亚猛犸象之旅,火山灰下的黑潮之民,迷失了的日本语,靠前代天皇扑朔迷离的蹊跷身世……建立在中日两国文献文物上的缜密推考,亲赴日本考察,首度披露的极富学术价值的史料。独立的见解,奇妙的想象,抽丝剥茧环环相扣的推理写法,通俗晓畅的文学表现力。多层面了解中华文明在很久远的年代东传,感知很早的地理发现与探索,醒悟由神话向现实、由懵懂向科学的过渡。引领读者共同踏上早期以中华大地为圆心的东方文明的辐射流播程途。启示人们对今天与未来邻邦关系的不一样思考。配以作者本人风格的钢笔线描图,更好地诠释弥补着想象的审美空间。
作者简介
王强,出版《会馆戏台与戏剧》(台湾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遮蔽的文明》(台湾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六十种曲?红拂记评校》(吉林人民出版社)《随警作战》(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开机即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等各类文学、学术作品近200万字。中学毕业任文工团演奏员。1982年天津师范大学毕业,中学执教3年。198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获硕士,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研所助理研究员。1993年入北京有线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任主任记者至今。
目录
请徐福带我们去探秘日本
哪里有长生不老之药?
楔篇樱花渐欲迷人眼/1
“八嘎丫路”源起探秘……“和民族”从何而来……“中”与“日”,异中有同,共从一“口”,两国都使用汉字……日本历史的源头竞要在中国古籍中寻找……那些笑容可掬,彬彬有礼都变成了一种神秘莫测的谜幻疑影……日本列岛就像一个塞满诡异谜团的闷葫芦有待破解……
第一章 千年陶俑.告知我你去向何方/4
破解谜团的钥匙原来就在秦始皇陵覆没军团一张张缄默的陶俑脸上,
为什么他们无论站姿跪姿全都面朝东方?破译这些神秘的面孔密码,竟然窥出赢政内心还有另一种东方情结,抑或东方遗憾……

第二章 日出东方/11
东方是东亚大陆民族由西向东从精神到步履的一个目的地和终点站……从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到秦始皇、秦二世和汉武帝,都曾把
对羽化升仙生命永恒的探索和实践殷切地寄寓在那水天相接海市蜃楼般的东海之上……作为一种中国式的宗教,它固然不如老庄的道家哲学更
深刻,但却富于实践性。一代代方士和帝王,前赴后继,不惜以生命为
代价,躬亲实践着这一理论……

第三章 西风古道/15
有人提出骇人听闻的学说:生活在九州大陆上这个庞大民族,竟是翻越葱岭跋山涉水踩着那条地老天荒的古驿道来自遥远的古巴比伦……公元前27至前24世纪,底格里斯河流域战功卓著的奈亨台率巴克民族东迁,“巴克”一词到东方后就成了中国的“百姓”。“奈亨台”就成了中国的黄帝……“露西骨架”、“千僖人”、“乍得人”——人类共同的母亲乃源于一个15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女人……由西而来的中国人早期是坐西朝东的……

第四章 问苍茫大地/23
古老的部族携裹着他们的文明在远古东亚大陆架的腹地由西向东划刻下一道深深的遗痕……黄帝称轩辕氏,轩辕,即车之意。究竟是先有了车才流动还是在流动迁徙中发明了车?就像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百川汇海,文明之河也总是在亚洲大陆上由高向低由西向东推移
流淌着……原来的游牧迁徙改为定居农耕的生活方式……华夏,夏天夏历夏朝和一个民族的脚步有什么关系……今天高雅的“雅”,其实就是
最早的“夏”。“雅言”即“夏言”,一口山东话的孔子,读《诗》却改口时髦的陕西话……

第五章 蓬莱仙岛/33
昆仑蓬莱两大神话系统在中国持续两千多年。李白的“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也只是对大海深处的瀛洲持怀疑而已,直到1860年8月19日圆明园的“蓬莱瑶台”胜景在八国联军的大火中坍塌隳毁,才象征着古中国人的美妙幻想泯灭。东边的劫难来得晚近且沉重漫长,从甲午海战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作为仙山之名的“瀛”同一心想求仙访药的“赢”政姓氏有关系吗?难道是赢政把自己的姓氏命名于东海的神山之巅……

第六章 孔子要去哪儿?古老诗歌中透露了一个可疑信息/40
“欲居九夷”,“乘桴浮于海”要漂流到何方?诗经《硕鼠》中的乐土又是哪里?他们出海正是基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好奇,是一种文明的领
先……东渡船队也许并非徐福一支,离开中国,那是很多人的退身避祸和理想进取之路……只是孔子的想法要靠两千多年后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才得以实现……

第七章 神异方士进谒秦始皇/47
高人,就是当众人都挤在一条路上奔抢同一个资源时,他却筹划着走自己的路,建一个山寨版微缩景观的自我世界……接近有理由推断徐福寻
找仙药是借口,要童男女出海才是目的。《史记》庄重的文字下面,掩盖着一个惊天大胆的政治密谋,掩盖着一群方士在徐福的带领下正在与狡黠多智的秦始皇进行着万分危险的斗智斗法!这一惊天诈骗巨案,很可能早在秦始皇灭齐前就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计划……

第八章 身世不明的童男女、古老的独木舟、迷失的港湾/56
大功告成,徐福怀揣喜悦,步履踉跄地走下琅琊台。三千童男女的两性搭配,使徐福繁殖人口之意昭然若揭。征集童男女是在生离死别的哭喊
抢夺声中完成的……徐福寻找到很好入海口:“晚来潮风满,处处落帆还”……2002年11月22日,萧山跨湖桥遗址考古探方里,用锛制成的古
船已静静地躺了7600年,难道跨湖桥的先人就是驾着这样的独木舟,一直划到大海深处捕鲸吗……公元前219年3月28日的清晨,30艘大海船载
着5250人,鼓满风帆,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驶去……

第九章 可怕的谶语、坑术士。误修的万里长城/65
秦王赢政的人格是分裂的,他一面不惜重金派徐福出海求仙药,一面又怀疑徐福的信誉和归期,于是又徒刑70余万人分作阿房宫和骊山,享乐
现世的豪奢生活和死后的幽冥永在。他想成为千古专享的单身光棍皇帝。他修建兰池宫,在池中筑造起了蓬莱和瀛洲……一个看似关系着秦王朝安危的预言,使得万里长城横空出世……有流星落地为陨石,上刻“始皇帝死而地分”,他便将陨石周围居住的居民全部诛杀……在等候徐福的日子里,一连串的不祥之兆预示着他和他的帝国末日正在降临……

第十章 他们究竟去了哪儿/72
也许,在渤海东海黄海那神秘幽邃的海底某处,正沉睡着一艘艘千年古舻,岁月的消磨,斑驳的锈朽,引得深海水族类在里面穿梭栖身。我们
听不到它们发出的古老的叹息,却能想见它们急盼着有朝一日向前来叩询的考古学家们倾诉缄默了两千多年的感人故事……要说清他们的下落还要从汉高祖8年的一桩风流往事说起……密室密谋,罪证铁证……究竟“平原广泽”是哪儿?

第十一章 两千年的悬疑/79
瀚海斯人逝,楼船终不还。疑窦两千载,纷纭一案悬……蓬莱就是富士山吗?日本僧人宽辅927年到中国,透露了一个惊天秘密……宋朝航海
家周祥宣称他漂至一个无名岛上,发现了徐福的后人……深谋远虑的徐福早就做好了“止王不来”的打算,封存销毁带来的汉籍,他要那些原本未受教育的童男女遗忘过去,面向未来,他要割断与大陆故土文化的记忆纽带,开创一个崭新的岛屿国家……

第十二章 济州岛上匪夷所思的坐标/88
济州岛是徐福错认过的理想彼岸吗?究竟是航标还是什么?要暂避风暴还是补充给养?到底是盲目登陆还是友情造访……西归浦玄武岩上语焉
不详的密码符号,这些微弱的历史浪花,也许能帮我们破译为什么朝鲜半岛与汨罗江畔,存在何其相似的巧合……重新启航,阳光普照,太阳之神要送给徐福一个王国,那个国家的名字与太阳有关……

第十三章 理想彼岸/96
一个风清日朗的白昼,终于有一个童男用他兴奋沙哑的嗓音,拼命地狂喊了起来。几乎所有的人都狂奔涌上船甲板,顺着那个男童手指的方向望去,左前方远处海平线上,一抹灰色的岛屿轮廓赫然呈现在徐福和这些男女孩子们的眼中……列岛各地传说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东渡海图,使我们依稀看到了港岸泥泞难行,登岸者以长布铺敷,踩布登陆。船舷碰落苇叶,掉入水中化作齐鱼……

第十四章 令人费解的海边350具古尸/104
日本西海岸意外发现的三百多具骨骸距今约2200年左右,正是徐福率童男女出海年代的前后,令人费解的是,这些骨骸掩埋的方式都无一例外
地面朝着西方同一个角度,用一条直线延伸下去,终端竟然恰好落在中国山东的临淄。既然生不能返回家乡,那死也要望着家乡,望着大海的那一边……

第十五章 DNA窥出千万年的隐秘/108
这个陌生的岛屿有人居住吗?徐福的担心没有错,这时的日本列岛已经有人类居住了……现代的DNA给出了答案:古代日本人的DNA有25.8%与中国人相同;24.2%与韩国人相同;4.8%与日本的本州人相同;16%与冲绳人相同;8.1%与阿伊奴人相同。

第十六章 遥远之旅——猛犸象猎人从西伯利亚出发/112
巴以鲁湖、玛利塔遗迹、萨哈林遗迹、猛犸象骨骸和地下花粉,告诉我们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苦寒之地——西伯利亚……俄罗斯的研究者揭开
了玛利塔人长途跋涉追逐猛犸象来到了西伯利亚之谜,而他们中的一小
……
第十七章 火山爆发吞噬了黑潮之民
第十八章 童男童女的下落
第十九章 发现了杀人凶器
第二十章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第二十一章 弥天大谎后祖龙死于沙丘之谋
第二十二章 秘密冶炼兵器
第二十三章 高龄143岁、子虚乌有的423年,“福”“神”合一
第二十四章 蹊跷东征秘史所揭示的……
第二十五章 河姆渡飘来的种子
第二十六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谁开启了弥生时代之门
第二十七章 古墓马影
第二十八章 古洞神秘符咒誓词解读
第二十九章 在乌云密布、朔寒凛冽的北方一隅,辨听遥远时空传来的马蹄声
第三十章 迷失了的日本语之谜
第三十一章 天下两“皇”,孰胜孰强?
尾声他是谁?难道仅是古老的谶语吗?他从哪里来?1945年,世界第一次听到了他的声音。千年古坟封存着一个千古之谜……
那么远 这么近
八面来风话《东渡》
后记
……
摘要
    继靠前支族人分化北去后,第二支族人又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与本族大队人马剥离,停止了东进,与西藏民族,融合成一个民族。
    当时这个东迁民族尚无文字,为了记录事实,便创制了火焰形符号(案:中国古史称神农用火德王,以火命官,故日炎帝),这便是神农氏的由来。
    中国古目前不是说仓颉造字吗?仓颉便是但(dunkit、迦勒底语叫Dungi,)但创制了像鸟兽爪形的文字,这便是仓颉所造的很古老文字。
    “昆仑”一词,即“花国”(Flowery land)的意思,为了表明土地丰饶,到达东方后,他们就用“花国”自称,这就是所谓“中华”一词的由来。
    拉伯里所云是否穿凿附会胡拉硬扯满纸荒唐言,估且不论,当时此论一出,原以为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半生谈论三皇五帝的中国人怎么也难以接受自己的祖先竞被说成是西戎蕞尔蕃邦那些高鼻深目的夷人之后!但没想到国学大师,如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等人却都纷纷赞同并附和这种中国人种西来说的论点。刘师培居然还把这种观点引入了《中学历史教科书》,说:
    汉族源于迦底亚,古籍称“泰帝”、“泰古”,即迦底亚的转音。刘师培据日本白河氏《支那文明论说》勾画出了两条汉族“逾越昆仑(今帕米尔高原)经过大夏(今中亚细亚),自西徂东卜居于中土”的迁移线路:
    靠前条:由中亚细亚经天山北路,沿塔里木河到陕西,甘肃西部,沿黄河流域,进入河南、山东,在途径昆仑山下时,见一个雄大邦国叫“华国”,羡慕华国的隆盛,便记下来传给后世子孙。到了中土,后世子孙为了继承先祖遗愿,便自称为“华”。
    第二条:由今中国西藏自治区入蜀,再陆续迁入内地或仍居于蜀。
    刘师培说:中国和巴比伦同出一源,西方人称汉族为“巴枯族”,而中国古籍中的盘古就是“巴枯”的转音,1908年出版的《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还列举了中国与古巴比伦“纪时相同”、“文字相同”、“庶政相同”三个证据。黄帝虽离西方独立,然仍与西方交往,登昆仑会西王母,昆仑附近有轩辕之国、轩辕之丘、轩辕之台。
    按照拉伯里的这种推想,中国人很早就是从后来被称为西风古道的这条路上由西向东一步步走来的。
    在20世纪初叶,章、刘等人这一说法却具有积极进步的时代寓意,章、刘等人提出中国人种西来说,其主观意愿是为了证明汉民族与欧洲民族没什么区别,同种同姓,接近能在优胜劣汰的种族生存竞争中获胜,成为世界上繁荣昌盛的民族之一。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