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圣王之道—孟子

圣王之道—孟子

  • 字数: 3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
  • 作者: 张加才
  • 出版日期: 2010-01-01
  • 商品条码: 978780219640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圣王之道<孟子>》主要内容简介: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先辈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世代中国人通过经典阅读而汲取了多方面的营养,传承了中华文化,创造了新的生活经验。经典阅读在今天仍然是我们提高自身素质、保持民族自信的一条有效途径。因为先秦诸子的哲学辩论,“皆务为治也”,即都是围绕着如何治国平天下而展开的,他们思考的问题和提出的应对之策,对今人也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我想,这大概就是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策划并编辑出版这套丛书的初衷吧。
目录
   导言
梁惠王/上
梁惠王/下
公孙丑/上
公孙丑/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离娄/上
离娄/下
万章/上
万章/下
告子/上
告子/下
尽心/上
尽心/下
参考书目
后记
……
摘要
    
人有“四端”,存而不忘;一旦放失,及时找回。在保持善端的基础上不失其养,懂得推广、扩充与提升,方能有所成就。能把不忍之心加以推广、扩充与提升(“达”)就是仁,能把不为之事加以推广、扩充与提升(“达”)就是义。人如果能够把不想害人的心扩展开,那么仁就会用之不竭了;人如果能够把不挖洞、跳墙的心扩展开,那么,义就会用之不竭了。其余均可以此类推。孟子把仁义等善端比作五谷的种子,种子成熟有一个过程,“扩而充之”之“养”也要有个“熟”的过程。
     那么,“养”该注意什么呢?孟子提出了几个原则:即“自得”原则、近易原则、“寡欲”原则、择善原则、“反求”原则。
     所谓“自得”原则,强调的是存心养性要靠主体自觉。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8·14)君子依循正确的方法获得高深的造诣,就是要能自觉地有所得。那样,就能毫不动摇、积蓄深厚;然后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
     所谓近易原则,强调的是存心养性并非高妙难行,应该从身边平易之处做起。孟子说:“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告子下》12·2)尽管大道易知、践道易行,但人们却往往陷入误区:“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离娄上》7·11)因此,要改变那种舍近求远、避易就难的错误做法。譬如,如果每个人都能尊老爱幼,进一步推己及人,天下就太平了。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