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建筑论语

建筑论语

  • 字数: 4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作者: (美)尼科斯·A· 萨林加罗斯
  • 出版日期: 2010-01-01
  • 商品条码: 978711211548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建筑论语》提供给读者的是一套统一的真正的建筑学知识,能够让人对这一学科获得全新而清晰的认识。书中针对人们对建筑的本能认识进行了大量的阐释,并靠前次把这些知识用简明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
《建筑论语》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简介
经过了十几年的酝酿筹备,这本建筑学教科书《建筑论语》终于面世了。无论一年级的学生、还是正在撰写建筑理论论文的博士生,从不错设计工作室的建筑工作人员,到经验丰富的从业建筑师,对于每个与建筑领域有关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很好实用的。编写这本书的过程可谓精工细作,建筑学初学者们也不妨一读。《建筑论语》所包含的信息是对各种设计技巧的集成和荟萃。它可以告诉读者如何独立于任何特定的风格,并根据人类的需求和情感进行设计。《建筑论语》提供给读者的是一套统一的真正的建筑学知识,能够让人对这一学科获得全新而清晰的认识。书中针对人们对建筑的本能认识进行了大量的阐释,并靠前次把这些知识用简明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尼科斯·A·萨林加罗斯博士(Nikos A.Salingaros)已经出版了《城市结构原理》(Principles of Urban Structure)(2005)一书。这本书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并被誉为对城市进程的基本综合与理解。他参与过的那些建筑环境的组织工作一般的从业建筑师都极少经历过。这本新书后面的章节将探讨一些很好敏感的话题:什么原因导致建筑师们制造出他们所建成的形态;为什么建筑师总是使用很好局限的视觉词汇等等。是由于个人的创造性,还是由于他们自身也不曾意识到的原因?到目前还没有一本书像本书这样触及建筑学的本质。另一位惟一可以把热情(和争论)激发到这种程度的是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他恰好也是萨林加罗斯博士的朋友和建筑学导师。
目录
序言
前言
绪论
致谢
第1章 物理学家眼中的建筑法则
第2章 创造建筑形态的科学基础
第3章 建筑学中的层级协作:装饰中的数学必要性
第4章 装饰的感官价值
第5章 建筑生命和复杂性与热动力学的类比
第6章 建筑学、模式和数学
第7章 分形心理意义的体现——路面
第8章 模块化和设计选择的数量
第9章 几何原教旨主义
第10章 建筑学中的达尔文过程和模因:现代主义模因理论
第11章 建筑学的两种语言
第12章 信息世界中的建筑模因
原版书文章出处
术语解释
参考资料

……
摘要
    靠前章 物理学家眼中的建筑法则
    1.引言
    在我看来,建筑学是几何秩序的一种表达和应用。人们可能会认为,建筑学应该用数学和物理学来进行描述,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结构秩序是如何在建筑学中实现的,到目前来说还没有明确一致的定论。想想看,没有任何其他学科可以像建筑学这样,通过建筑环境来直接影响人类,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对创造结构秩序的真实机制问题,我们的认识还极为有限。我们的精力集中在对自然无生命结构和生物结构的认知上,而对于自身建筑物所反映出的系统模式,我们却缺乏足够的重视。
    矗立在世界上的那些被认可为好看的历史建筑(本章第2节,见后),其中既包括过去宏伟的宗教寺庙建筑(Fletcher,1987),也包括各式各样的本土建筑所蕴含的文化财富(Rudofsky,1964;1977)o这两类建筑都是根据经验法则完成的,这一点可以从建筑结构本身推断出来。里斯托夫·亚历山大在《模式语言》(Patterlanguage)一书中对一般经验法则进行了分析和收集(Alexanderet.al.,1977)。
    结构秩序是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基础,我希望类似的规律在建筑学中也可以成立。亚历山大以物质在宏观尺度上服从复杂排序的假设为基础,从生物学和物理学原理中推导并提炼出一套支配建筑学的几何规律(Alexander,2004)。具有结构秩序的物体需要在形态上以某种方式细分成相互关联的部分。虽然电磁力和重力都太弱以至于很难解释清这一观点,但是很明显,体积和表面以某种形式所进行的相互作用,是对基本粒子微观相互作用一种模仿。因此建筑学可以简化为与物理学规律近似的一套法则。

    结构秩序同时也指可感知形态,因此它包括在过去几十年的讨论中一直被割裂开的两个建筑要素:构造结构和表面设计。我不想把表面质量和建筑结构混为一谈;但是我们的感知机能对视觉设计和构造都具有同样的敏感性。所以,结构秩序应该取决于建筑形态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只是它们的尺度有所不同罢了。本书将用大量篇幅在不同的尺度间,以及尺度和人类反馈之间建立联系。由于结构秩序取决于人类感知,因此不能严格地用抽象的形态标准来对它进行判断。下面是物理学家都很熟悉的一种观点——观察者是量子系统的一部分,并影响着某量子系统的行为。这种观点所探究的一个潜在主题是:建筑学存在于人类世界当中,不可以被孤立为一个单独的抽象领域。对于结构秩序的基本判断标准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规定:如果我……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