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点亮人生的十盏灯

点亮人生的十盏灯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 作者: 一冰 著
  • 出版日期: 2009-12-01
  • 商品条码: 9787805886879
  • 版次: 1
  • 开本: 大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很多时候,只需要读一分钟的小故事,就可以洗净困惑,赶走心魔。《心灵鸡汤》《小故事大道理》十七年精挑细选出110个最值得收藏的经典小故事。《格言》《意林》《读者》《青年文摘》联袂友情支持推荐。
作者简介
一冰,原名鲁义斌,男,1972年6月出生。 自1988年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已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小说、小品文、故事、散文、随笔等文学作品1000余篇300多万字。有数百篇作品被《读者》、《青年文摘》、《格言》、《意林》、《特别关注》、《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选刊选载或收入多种选本。 出版个人作品集《上帝的喷嚏》(小小说集)一部。作品《夜色》获《小小说选刊》1999-2000年度全国小小说佳作奖;作品《迎接黎明》获《百花园》2000年度优秀作品奖;作品《惭愧》获第三届(2005)全国小小说金奖大赛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作品《选贪官》获《故事会》2001年度超短篇一等奖;作品《母亲的纽扣》获《微型小说选刊》2004年度“读者最喜欢的微型小说”第二名;作品《郁闷的大学》获《微型小说选刊》2005年度“读者最喜欢的微型小说”第四名;作品《永远相守的床》获中国(浙江)廉政故事大奖赛二等奖,作品《不可原谅的错误》获《故事会》2007年度优秀作品奖等全国各级奖项30余次。现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目录
第一盏灯  善良
  100美元的故事
  寻找20年前的微笑
  小费
  乞讨位出租
  善良是一剂药
  被真情守护的卖报人
  信任的力量
  公园的椅子
  奶奶的恩惠
  幸运花园
  美丽的红皮鞋
第二盏灯  勤奋
  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运气和眼光
  为自己大声吆喝
  至少要知道两条回家的路
  摩托车上化妆
  有个好习惯
  漂亮女人
  想凉快就到更热的地方去
  有空多学一点
  第一双脚印是我的
第三盏灯  创造
  上帝的喷嚏
  离成功只差一个字
  阳光彩铃
  穷人最富有
  从失误中寻找机会
  为聪慧付账
  视而不见的智慧
  换一种方式
  找准展示自己的位置
  破锁术
  看英文报纸的乞丐
  成功没有固定的模式
  餐馆的特色服务
第四盏灯  节约
  感谢补丁
  节约是对劳动者的尊重
  卖煤老人
  市长的形象
  生存体验
  节俭创造财富
  我就是尺子
  水的生命
  节约是一种品质
  母亲的纽扣
第五盏灯  理智
  低头看自己
  不要被少数人的成功迷惑
  无能者的优点
  一半是西瓜,一半是葡萄
  学习一下“别人”
  远离危险
  走眼的收藏家
  优选剐刚好
  你爱的是不是衣服
  读《庄子》的小树
  安全门
第六盏灯  坚持
  为文明的坚守
  鼓励是金
  人生的答卷
  圆珠笔的哲学
  把字写好
  过一千座桥
  书不能白看
  好用的键盘是敲出来的
  一切皆有可能
  将兴趣做成学问
第七盏灯  勇敢
  不怕
  一条英雄的鱼
  苦难不留痕
  用寂寞换取黄金
  人生的预备
  谁摸了老总的女儿
  为对手鼓掌
  一粒药
  成功只在一念间
  拉二胡的少年
  隧道英魂
第八盏灯  责任
  城市上空的天使
  不能只顾自己
  让我们开始发现之旅
  不可原谅的错误
  打工仔打电话
  两巴掌
  从一滴水做起
  好运是怎样降临的
  出车祸的女人
  公正是优选的动力
  伟大的人才
  等待50年的爱情
第九盏灯  快乐
  给玩让路
  借得一地月光
  守护快乐的父亲
  生命的态度
  为快乐而快乐
  妈妈的风筝
  记住快乐,怀念美好
  劳动是快乐的
  高楼有美景
  理想越近,快乐越多
第十盏灯  爱
  爱情地道
  沙漠里的水声
  母爱随时准备着
  “你丈夫真好!”
  “新婚”之夜
  家的力量
  零下二十度的爱情
  妈妈
  鲍尔森的帽子
  留一扇窗
  拐杖
  爱无时差
摘要
    第一盏灯  善良
         100美元的故事
     暑假终于到了,约翰迫不及待地往家乡赶,他要去看望他的奶奶。
     奶奶是德国人,爷爷是美国人,他们在一起幸福地生活了大半辈子。可是去年,爷爷去世了,奶奶不愿意离开他们共同生活过的地方,一个人生活在一个小镇上。约翰和父母都放心不下奶奶,因为奶奶一生都不懂英语,只会说德语,除了爷爷和家人,她再也不愿意跟别人交流;更糟糕的是她的眼睛,因为患有白内障,视力非常差,可奶奶谢绝了跟他们一起生活的请求。给爷爷办完丧事,约翰父母临走前,给奶奶留下了一个可以随时在异地存款的存折和100美元的现金,用作奶奶的生活费。他们不知道,孤单的奶奶将来该如何生活。
     约翰到了奶奶家,看到奶奶的屋子干净整洁,她的人也很精神,便放下了心。看到孙子,奶奶也非常高兴,她挎上菜篮子,说:“我去给你买你最爱吃的鳕鱼!”然后她去了窗台,约翰看到窗台上放了一大把钱,有整的,有零的,大的有面值100美元的,小的也有1美元的,奶奶把那些钱拿在手上,就出去了。
     “钱怎么能乱放呢?而且还是在窗台上,只要窗子一开,外面的路人随手就能拿走。”约翰想,等奶奶回来,叶电就让奶奶把钱换到了电视柜上面,并整理了一下数目,他发现总数目是368美元。奶奶说:“其实也没有必要,我这一年,还从来没有丢过钱呢。”但她还是采纳了孙子的建议。
     第二天,奶奶出去买了东西回来,还是顺手又把钱丢在了窗台上,约翰再次帮她收拾好了。
     到第三天,奶奶依然如故。约翰知道这是习惯使然,他想只要自己坚持,就能把奶奶的习惯纠正过来。他再次从窗台上拿起奶奶买东西找回的钱,放到了电视柜上。并顺便把那些钱清理了一下,在清理那些零钱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奶奶的钱增加了!他记得他第一次清理的时候是368美元,可现在三天过去了,奶奶购买了不少东西,零钱的数字却变成了405美元。
     难道是奶奶口袋里还有钱?可是,约翰明明看到,奶奶每次买东西,都是从窗台或电视柜上把钱全拿走;回来后都要把钱全部顺手丢在窗台上,她的身上应该是不会有钱的,这增加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晚上,约翰接到了爸爸的电话。爸爸说,他前几天查了一下奶奶的账户,发现奶奶从来没有取用过他们汇过来的钱;可奶奶手里应该只有他们走时留下的100美元现金,也就是说,这一年来,奶奶只有那100美元,她是怎么生活的?爸爸让他问问是怎么回事。
     约翰知道,小镇上的生活费标准大力度优惠每月也得500多美元,即使奶奶再节约,也不可能100美元用一年。于是他问奶奶:“奶奶,您是不是在做什么工作?”
     奶奶笑说:“傻孩子,自从嫁给你爷爷后,我就从来没有工作过;现在老了,怎么会有工作呢?”
     约翰把爸爸的疑问说了一遍,奶奶茫然地看着那一叠钱,说:“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不会从银行取钱,我也不认识美元,我不知道那是多少。”
     奶奶不懂英语,不认识美元,约翰也是知道的,可他不明白的是,奶奶是怎么用钱买东西的?奶奶说:“其实认不认识钱并不重要,我买东西时,总是把我身上的钱都拿出来,给卖东西的人,让他们自己拿钱和找钱。我想,别人是不会坑我这个老太太的。”
     哪有这样买东西的呢?约翰感到很可笑。他决定,次日要跟踪奶奶一次,看她究竟是怎么用钱买东西的。
     次日,约翰悄悄跟在奶奶的后面。果然,奶奶在一个水果摊买水果时,又是一下子把钱全拿出来,让对方自己拿。忽然,眼尖的约翰看到,卖水果的人从奶奶手里拿出了一张10美元的钞票,却放回了两张5美元的钞票,卖水果的等于没有收奶奶的钱!
     约翰纳闷了,这是什么意思呢?接下来,他看到的情况都差不多,有不收奶奶钱的,还有多找奶奶钱的……难怪奶奶的钱在不断地增加,都是这个原因呀。
     约翰的眼睛湿润了――他明白了,这都是小镇上的人在帮助无依无靠的奶奶啊!
     约翰决定去找镇长,向镇长表达他们一家人的感谢,感谢小镇的人这一年来对奶奶无声的照顾。
     镇长听完他的来意,点点头说:“是的,原来都是你的爷爷跟别人打交道,他去世后,你奶奶开始进入社会生活中,刚开始小镇的人还都对这个怪老太太感到非常奇怪,后来才知道她根本不认识钱!没有人愿意欺骗一个不认识钱而且接近信任别人的人,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其实,不是我们在帮助她,而是她在帮助我们,原来我们小镇上也有坑蒙拐骗的现象,可自从碰到了对人没有丝毫防备的约翰太太后,这样的现象就没有了。要感谢的人,应该是你的奶奶啊!”
         寻找20年前的微笑
     近年我们医院经营困难,院领导决定搞下岗分流,减轻一点包袱。这天,我这个办公室主任正在拟写下岗分流方案,因事关重大,手里掂着全院职工的花名册,我感到心情异常的沉重,几次都无法下笔。
     这时,有人敲了一下门。这几天小道消息满天飞,全院上下人心惶惶,我以为是有人来探听消息,就没应声。过了一会儿,敲门声又响起,我还是没有答理;又过一会儿,敲门声再起,还有个人喊:“鲁主任,请问你在吗?”
     我一听声音,不像本院的人,就打开了门。门外是一个气宇轩昂的中年人,挺有派头的;他后面跟着一个帅气的小伙子。他说刚才找了半天院领导,一个都没找到,听说留守的就我官优选,就想找我谈点事。这我能理解,这几天院领导怕有人闹事,都躲了起来,我是专享的挡箭牌。
     中年人落座后,拿出了一张照片递给我看。我接过照片一看,上面是个护士正在给人注射,那护士约莫20岁出头,满脸青春、灿烂的笑容;照片的色彩有些斑驳褪色,看来有些年头了。
     看完照片,我疑惑地问他:“这……”
     “我在找这个人!”中年人说,“她叫董淑梅。”
     我有些吃惊,董淑梅年轻时居然这么漂亮!我又看了一眼照片,果然,除了身材,那眉眼还是有几分相像,但跟她本人已经大相径庭了,倒像她的女儿一般。董淑梅这次被列入下岗的前茅,不是她的年龄问题,而是因为她的服务态度恶劣,已经接到多次患者的投诉。此人骄横泼辣,业务也差,她是极少数非年龄原因下岗人员,因而成为摆在我面前最头疼的“钉子户”。
     我问中年人:“你找她有什么事,能给我说说吗?”
     中年人立即兴奋地说:“我是来感谢她的!”
     接下来,中年人给我讲了一件20年前的往事:那年的春节,他跟怀孕的妻子一起往老家赶,想回老家生孩子。坐在火车上时,预产期还有两个月的妻子忽然感到腹痛如绞,当时火车正行驶在路上,离前方最近的车站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列车员很快通过广播为他们找来了一个医生,但因为那医生不是专业产科,而妻子又是难产,在为妻子接生时,胎儿出现嵌顿情况,头部卡在子宫出不来,情况万分危急。所幸这时火车已经停靠本市车站,因为我们医院是离火车站最近的医院,医院就派出了护士董淑梅和一位医生出诊等候在站台上。等火车一到,她们立即就对孕妇进行了急救。当刚刚参加工作的董淑梅面带微笑安慰孕妇时,奇迹发生了,嵌顿多时的胎儿顺利平安娩出……
     中年人对我讲这些的时候,眼睛里闪着亮晶晶的泪光,我的心也随着他的讲述而忽浮忽沉。最后,他说:“我陪妻子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董护士一直都是面带微笑,我妻子说,她的笑容使她感到很温暖。后来我们离开了这里,临走时我专门请了一个摄影的给董护士照了一张相,这张照片我们便一直保留到现在……”
     我又看了一眼照片上的董淑梅,心里暗暗苦笑,不知道她现在还能不能笑得出来。我立即打电话到护理部,让董淑梅到办公室来。果然,董淑梅来了,她是怒气冲冲地进来的,如果不是我给她连连使眼色,只怕她把我的桌子都要掀了。
     我递过那张照片,说:“这位先生今天不远千里专程来找你,是来感谢你的。”
     董淑梅满腹狐疑地接过照片,这时,那个中年人拉过旁边的小伙子,说:“这就是你当年救活的那个孩子呀!”随即他吩咐那小伙子,“快给董阿姨跪下!”
     那小伙子二话不说,“扑通”一声就给董淑梅跪下了,还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把董淑梅和我都吓了一大跳。
     “没什么的!没什么的!没什么的!”董淑梅一边扶起小伙子,一边连连地说。显然这张照片她手里也有,她已经想起了这件事。她勉强在脸上堆起了一丝笑容,那丝笑容艰难而短暂,好在被掩饰在她已经通红的脸上,没有被中年人发现。
     这时,有一个念头突然在我脑海中闪现:解决医院经营困难,难道只能用下岗分流这一个办法吗?寻找20年前的微笑!为什么不可以把这当做活动开展呢?
     我立即把我的想法给医院领导作了汇报,院领导非常感兴趣,马上同意暂停下岗分流,先搞一次活动,就是“寻找20年前的微笑”,从医德医风和医疗质量上入手来改善医院境况。我郑重策划了这次活动:我先请中年人为全院职工作报告,让他讲述他和董淑梅的故事;然后在全院征集20年前在医疗工作岗位上的照片,在医院醒目位置进行张贴……一段时间后,我们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