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陌上香锦蔷薇织

陌上香锦蔷薇织

  • 字数: 1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 作者: 王臣 著
  • 出版日期: 200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382843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城市画报》与豆瓣网联合评选拥有争议作者王臣繁艳转身,超越安意如的青年才俊,江湖夜雨倾情作序。
“漫漫古典情”作家,群体激赏力荐,“王臣?私享笔记”书系开卷之作,掀起好看的“古典情结”阅读风潮,承上香锦蔷薇织:曾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全面解读“‘一代词宗’”李清照一生的爱恨情仇。
李清照:曾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漱玉词:多少事欲说还休。
时光,它非常神奇。某一时,你觉得它温顺。某一时,你又觉得它疯癫。某一时,你觉它善意。某一时,你又觉得它黑暗。一个细节的更易,整个的命盘都将发生转动,直到与原本的样子迥然。一次,又一次,再一次,然后所有的变动都成为你生活里的隐结,但这不妨碍你生命的轨迹看过去依旧是一条清晰明朗的线索。
于是,你必定会知道,时光是如此美好。因为它始终充满了寓意,充满了微物之神的指引。人生如旅,我是行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君共勉。
――王臣
内容简介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她生命的光渐次盛大起来,然后变成很好翎羽。这个世界的艰深与荒芜不过只是衬托。她生之绚烂,充满光芒。她是迷人的,亦是蛊惑人心的。而对她,这世界上有这么多的人,孜孜去爱。并是如此甘愿。时间记得,曾有一名女子,视爱如生命。
目录
  (序一)白锦无纹香烂漫
(序二)蔷薇风细一帘香
(引文)多少事欲说还休
[词话一]湖上风来波浩渺
忘归路[如梦令]
卷帘人[如梦令]
波浩渺[怨王孙]
影沈沈[浣溪沙]
隐花钿[浣溪沙]
掩流苏[浣溪沙]
琥珀浓[浣溪沙]
[词话二]自是花中第一流
嗅青梅[点绛唇]
愁千缕[点绛唇]
偏有意[渔家傲]
风休住[渔家傲]
继芳尘[庆清朝慢]
只香留[鹧鸪天]
更凄凉[鹧鸪天]
比并看[减字木兰花]
两家新[瑞鹧鸪]
[词话三]此情无计可消除
锦书来[一剪梅]
黄花瘦[醉花阴]
愁不倚[玉楼春]
不相逢[行香子]
好黄昏[小重山]
尚风流[满庭芳]
度芳姿[多丽]
凝眸处[凤凰台上忆吹箫]
[词话四]花光月影宜相照
闲滋味[念奴娇]
谁与共[蝶恋花]
方寸乱[蝶恋花]
花莫笑[蝶恋花]
更凋零[临江仙]
清梦好[临江仙]
撚余香[诉衷情]
[词话五]风住尘香花已尽
残云碧[菩萨蛮]
春犹旱[菩萨蛮]
旧家时[南歌子]
烟光薄[忆秦娥]
落花深[好事近]
莫分茶[摊破浣溪沙]
却无情[摊破浣溪沙]
泪先流[武陵春]
[词话六一藤床纸帐朝眠起
客来吵[转调满庭芳]
无好意[清平乐]
无佳思[孤雁儿]
祝千龄[长寿乐]
知几许[永遇乐]
有馀情[添字采桑子]
冷冷清[声声慢]
[词话七]相逢各自伤迟暮
寄幽怀[浣溪沙]
枕簟凉[丑奴儿]
清唇[永一瞒人娇]
醉醒中[浪淘沙]
何样似[浪淘沙]
留连处[青玉案]
夜来风[怨王孙]
人静了[怨王孙]
[附录]绝代风华绝代词
摘要
    [词话一]湖上风来波浩渺
     忘归路[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
     那是几岁的年纪我已经记不得,但是我依然还是隐约可以看得见那个白衣少年手里捧着那一册边页泛黄的书时的荧荧流景。他在最单纯的年纪读到了最澄净的一首词。这是多么的幸运。读词许多年,追忆源头之处,是再一次地听见了它的琅琅上口。
     摊开这首《如梦令》的时侯,那一些旧时情景跃然纸上,仿佛能够看得见那时候李清照的活泼欢快和明丽艳艳。李清照的少女时光是一条欢悦的溪,充满着粉嫩光阴里的不可思议。那时,她还住在山东章丘明水镇的老家里。那时,她的人生还只是一面尚未盛放的旌帜。只是摇曳出多丽的微微生姿,带着最朴素的生活理想。
     她说,她常常会忆起少女时代的自己。在溪边的亭子里游玩,直到太阳落山才有番醒的意识。只是,那心里积攒下的快乐仿佛是一口一口的清酒,饮时清爽却是后劲十足。身体、精神连同目光一起微醺。游兴满足的时候已是天黑时分,往回划船荡在溪里,不知不觉中就划进了荷花荡里。少女游荡在水泊之上,看着惊起的满滩水鸟。那时候的她,心里是极为干净的:清澈通透,未经世事的一尘不染。
     这首词的词牌有一些说头。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书写过这样的话:“东坡言《如梦令》曲名,本唐庄宗制。一名《忆仙姿》。嫌其不雅,改名《如梦令》。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取之以为词名。”《如梦令》的原名叫做《忆仙姿》,相传是后唐庄宗李存勖所作,因嫌其名不雅遂取尾句“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中的“如梦”得名。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在李存勖的这首《如梦令》所营造的意境当中,是一个迷蒙孤寂的场景。那一回的欢宴之上,他瞥见了丛烟里嫣然泰定的她。那一对望,仿佛穿透了彼此几生几世,那些命里的债似乎注定要在这一刻清算完毕。他知道自己这一生都不会忘了这一日的聚首。和泪相送的痛,不是求不得,是不能求。所以他说:“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情事里的孽债向来都是不分公允的,肆意折难那些痴男怨女。后唐庄宗也不能例外。于是这首小令,读来让人觉得细腻忧伤,婉丽多姿。
     但因着作者心里的情太浓重,于是这首词作起来总不会那么顺畅。它需要雕琢,那也是一个对自己内心情感做出评断的过程。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