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史(上册)

中国古代史(上册)

  • 字数: 39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晁福林
  • 出版日期: 2010-11-01
  • 商品条码: 9787303037766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54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本书的撰著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要吸取学术界关于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新成果,各章节撰写者自己的研究成果也酌情在教材里有所反映。其次是利用新的考古资料进行阐述,关于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的考古发现及考古学界的研究成果,要尽量吸收。再次是在编撰体例上要有新的特色,例如,每章都有“叙说”一节,阐述这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概况及其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在纵观世界历史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认识中国古代的历史演进规律。复次是各章节的安排和内容的详略尽量适应教学的需要,对于许多重要问题都做了比较深入而具体的探讨,但也有的问题只进行了纲领性的叙述,而没有展开讨论,以求简省篇幅。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漫长的远古时代
  第一节 叙说
  第二节 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一、猿人的广泛分布
    二、早期智人
    三、晚期智人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区域
    二、仰韶文化时期的北方与南方
    三、龙山文化时期文化区域的扩大
    四、新石器时代的社会面貌
    1 经济的发展
    2 社会组织的演变
    3 文化观念与原始艺术
……
摘要
    人像胸前有一对男性乳头,还有一对丰满的女性乳房,下身的生殖器既像男性又像女性。这种男女同体的情况还见于辽宁东沟县后洼红山文化遗址的一件陶塑。这件作品一面为男性,一面为女性。相传远古时代原为兄妹后来配为夫妻的伏羲、女娲就是"二神混生"即男女同体的神的形象。当时的人们普遍关切人类自身繁衍的问题,各种生育崇拜都是对于这个问题思索的结果。
    青海大通上孙家寨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彩绘舞蹈图案陶盆,是当时舞蹈情况的宝贵资料。这件陶盆的内壁上部画有三组舞蹈图案,每组有五位身材匀称的人物,其身躯稍微倾侧摆动,双腿稍屈,似乎是在准备迈出更为轻盈动人的舞步。每组人物手儿相牵,步伐相同,头上的发辫和身后的尾饰都随舞蹈节奏而向同一方向摆动。《吕氏春秋?古乐》说"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这件陶盆上的生动舞蹈形象,简直可以说是原始画家笔下的"葛天氏"乐舞。新石器时代的乐器已经有多种形制,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骨笛、河姆渡遗址的骨哨、郑州大河村和西安半坡遗址的陶埙,都是十分宝贵的实物例证。
    早在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时期就有了粗犷的雕塑作品,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雕塑显现出繁荣局面,以骨、陶、玉、牙、石等质料所雕塑的人及动物或其他形象作品遍布我国北方和南方的许多地区。陕西西乡何家湾出土的骨质圆雕人头、宝鸡北首岭出土的船形陶壶、湖北荆州天门出土的小鸟骑小狗的陶塑、青海大通后子河出土的黄陶瓮浮雕裸体女像等都是典型的作品。新石器时代后期涌现出不少以神化了的龙、龟、鳖等动物造型和兽面图案为题材的玉石雕刻,风格质朴而豪放。
    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萌芽的原始宗教在新石器时代有了较快的发展,原始宗教观念存在着大量的落后、闭塞、愚昧的成分,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对于人类社会从蒙昧时代迈向野蛮时代的进程来说,原始宗教也有一些历史进步的因素。
    新石器时代的祭祀场所多建筑在山顶上,如浙江余杭瑶山所发现的良渚文化的祭坛就建在瑶山山顶,由里外三层组成布局规整的祭坛。辽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祭祀遗址坐落在大凌河西岸山梁正中的突出台地上,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的红山文化女神庙也建在山顶。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