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跨媒介叙事—论西西小说新生态

跨媒介叙事—论西西小说新生态

  • 字数: 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凌逾 著
  • 出版日期: 2009-10-01
  • 商品条码: 97870100823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从跨媒介视角人手,探究西西的文体革新精神,这是已有研究尚未开掘的新领域。本书探究西西创造的跨媒介叙事新生态,重点研究其成因、类型、风格和意义,希冀探讨西西的叙事突破,如何体现出文学转型的前沿趋向,为消除文学终结的阴影提供思维指向和创作实例。本书同时也探讨其实验的局限性:她在各艺术门类中左奔右突,如何发现语言文字不能抵达的疆域,并逐渐领悟艺术中不能跨越的疆界,“看见晨光渐显,便谨慎地归于缄默”。
目录
绪论
  一、文学新形态:跨媒介叙事
  二、已有的西西研究综述
  三、西西的跨媒介创作视野与实验历程
第一章  脚本式影像叙事小说
  第一节  西西影像叙事探源
  第二节  影像叙事小说的开山之作:《东城故事》
  第三节  “括号”式影像叙事小说
第二章  “比兴”式影像叙事小说的建筑空间
  第一节  蒙太奇主导的“比”影像叙事小说:《哨鹿》
  第二节  长镜头主导的“兴”影像叙事小说:《候鸟》
  第三节  心理独白群像的影像叙事小说
  第四节  西西影像叙事与略萨结构写实的空间叙述
第三章  图文互涉叙事
  第一节  西西图文互涉叙事探源
  第二节  《我城》的图文互涉叙事
  第三节  《我城》的手卷、电影和戏剧叙事法融合
  第四节  难以叙述的叙述:《浮城志异》与马格列特的绘画
第四章  蝉联想象曲式
  第一节  西西蝉联想象曲式探源
  第二节  西西与卡尔维诺的想象增殖比较
  第三节  读者参与互动创作的蝉联想象曲式
  第四节  反线性的网结蝉联想象曲式:《飞毡》
第五章  跨媒介视阈中的女性主义叙事
  第一节 女性主义叙事学文体学与中国本土化发展
  第二节  从《哀悼乳房》看女性主义叙事文体学的本土发展
  第三节  女性的自我赋权话语与叙述声音
  第四节 中西弃妇诗学经脉与西西的反弃妇诗学话语
  第五节  反叛性别偏见与重构女性叙事文体的美学标准
结语  挑战传统:跨媒介叙事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摘要
    (五)女性视角研究
     有不少研究者从性别视角分析西西,其原因在于西西有不少作品讨论了女性成长,如《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叙述了恋爱女人的挣扎,《母鱼》描写了一年轻女子未婚先孕的焦虑,《感冒》书写陷于婚姻与自由困境的女性,《玫瑰阿娥的白发时代》以婴孩的成长与老人的衰老作结构性的对比。此外,《母亲与湿火柴》、《候鸟》、《哀悼乳房》、《飞毡》等作品都是女性题材作品。
     香港中文大学徐霞的硕士论文研究《哀悼乳房》。她指出,西西的知识论述体系是从蓝色抒情到灰色存在主义,从亮丽童言到斑斓知性;西西的女性论述体系,是从朦胧少女情怀到寻路青年女性,再到成熟中年女性。《哀悼乳房》从生理性别过渡到文化性别,从受禁锢压抑的边缘来挑战中心,从乳房书写回归女性的本质,即人类的生命和文明之源。她的语言和文类层次具有颠覆性,她在书写女性身体时,不是站在对抗男性中心霸权的思想基础上,而是站在关怀全人类的角度上。①
     陈丽芬也研究《哀悼乳房》,她首先批驳了王德威认为女性写作风格阴沉抑郁、鬼话连篇、彰显幽闭症的观点,然后指出:《哀悼乳房》是女性原始大叙事之外的平凡文本,它破除了对疾病的迷思,具有后设自觉的特点,能传递资讯来安慰医治自己和他人。小说的颠覆性不在于对父权的控诉,而在于其破除二元对立困局的能力。西西拆解既定的男女素质,形成了独特的女性文体,她作品中的颠覆性甚至连最前卫的女性主义者都不及。有人批评西西故作天真,陈丽芬反驳说,“天真”恰恰可以作为西西的美学客观性,因为她质疑了文学界“阅读成规”和“价值假定”。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